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半期考试试题 高二 语文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中意(zhòng) 弩马(nú) 瓮牖绳枢(yǒu) 义愤填膺(yīng) B、赢粮(yíng) 鞭笞(chī) 空穴来风(xué) 饿殍遍野(piǎo) C、崔嵬(wéi) 庠序(xiáng) 度长契大(xié) 掎角之势(jī) D、谪戍(zhé) 蹑足(niè) 弃甲曳兵(yè) 强词夺理(qiáng) 【答案】C解析:A、驽马C、度长絜大 掎(jǐ) D、强词夺理(qiǎng)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为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他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B、对于消防工作,我们一定要曲突徙薪,切不可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导致灾祸的发生。 C、季羡林老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答案】B解析:A、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句中强调的是人气很旺; C项 “不知所云”意思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项中“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D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大学出版社近期对“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正式立项,今年将出版其中10本。由于翻译量大,目前已有近30位译者参与其中。 B、“地图书”之所以重要,最关键是它能给读者一个全景概貌。一本合格的“地图书”不仅只讲一个小角落,而是告诉你这个领域的边界范围。 C、尽管从官方到民间都意识到了垃圾问题的严峻性,但多年来,垃圾分类依然迟迟难以推行,一些地方政府建设的垃圾焚烧厂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马蜂窝。 D、豫剧不像京剧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上。 【答案】C解析:A.结构混乱,“据最新消息”、“最新消息显示”选择其一。B.搭配不当,正确关联词应为“不是……而是……”。 D.成分残缺(应在“京剧”和“那么”之间加上动词“有”)、结构混乱(删去“就在于”的“于”,或删去“俗极上”的“上”)。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小人物的“心灵鸡汤”永远比大人物的“教化隐喻”有市场 ②2013年贺岁影片《泰囧》结合风光片的类型组合,就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③其实并非只有大议题大论述才能赢得观众、才显得“国际化” ④但却一直少有创作者认为喜剧片也能做出“大片感” ⑤喜剧片是中国电影中为数不多具有发挥空间的类型片 ⑥将真诚朴实用自我诙谐的方式表现出来,本身就已成功大半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④③⑤⑥② C、⑤④③①⑥② D、⑤③④①②⑥ 【答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界历来意见不同,这里不必细究。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的确是从两宋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去世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无太大发展。到战国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经,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有严厉的批评,当然,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秦汉以降至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子部”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有“孔孟”合称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可“亚圣”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传记博士”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