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发育特征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第13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
文章编号: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发育特征 (第一页缺
作者简介)
吴永胜,尹瑞平,田秀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工程之后,植物定植沙丘表面广泛发育了生物结皮。丰富不同类型人工植被与生物结
皮发育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受损荒漠系统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
缘沙区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区(羊柴、小叶杨、沙柳+羊柴、紫穗槐和沙地柏)生物结皮厚度、抗剪强度、总盖度
以及分盖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发育特征表现出较大差异,小叶杨样地生物结
皮厚度、抗剪强度和总盖度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人工植被区(p0.05 ),羊柴、沙柳+羊柴样地生物结皮的盖度
较低。分盖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叶杨样地生物结皮以藓类结皮为主,其余样地则以藻类结皮为主。生物结皮盖
度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减少,随表层(0~5 cm )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小叶杨的建植有
利于生物结皮的扩殖,沙柳行带间栽植羊柴则不利于生物结皮的发育。
关键词:生物结皮;人工植被;毛乌素沙地;环境因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1]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尤以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 。随着 “三北” 防
护林等系列国家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沙区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流沙被固定的同时沙丘表面
广泛发育了生物结皮[2,3] 。了解不同类型人工植被与生物结皮发育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防沙治沙和
受损系统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生物结皮作为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地表景观,其形成以植被定植和地表稳定为前提,其发育过程
与维管束植物演替和植物配置方式密切相关[4-6]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发育特征的研究结果
显示,在人工植被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结皮的发育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发育特征存在着清楚的
时间序列[5,7] 。黄土丘陵区植被和生物结皮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结皮与维管束植物呈镶嵌分
布的格局,在250—350 mm 降雨量带生物结皮的平均盖度显著高于350—500 mm降雨量带,即生物结
皮的盖度与维管束植物盖度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其盖度随降雨量和植被盖度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
[8] 。在坡面尺度上生物结皮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分布对地形、土壤和植物群落类
型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与黄土相比,生物结皮则更偏向于生长在较湿润的沙生植被群落当中[9,10] 。显
然,在土壤类型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植被群落结构的差异对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然
而,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的植被类型与生物结皮发育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致使对沙区现有人工植被的
恢复效益缺乏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价。为此,本文选择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区不同类型的人工植被,
调查地表植被特征和生物结皮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人工植被与生物结皮发育特征之间的关
系,旨在为防沙治沙和沙漠化治理等植物防护措施的优化提供相关参考。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方法
70
2.1 研究区 人工植被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海则滩乡,是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
地区,地理坐标108°50′54″~108°58′00″E,37°38′42″~37°42′42″N,海拔1350 m,属半干旱气候。年平均
降水量394.7 mm,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降水变率大,最大降水量达744.6 mm (1964年),最小降
水量仅205 mm (1965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484.5 mm,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32倍。研究区地貌
景观以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与湖盆滩地相间。沙丘沉积物机械组成以细沙为主[11] 。研究区属暖温
性草原带,主要天然植物有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沙米(Agriophylium squarrosum )、软毛虫实
(Corispermum 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