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培训112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培训1122

?2005年照样6点起床,12点以后睡觉,有时候也失眠,看到天上的星星目光炯炯。? ????2005年照样不迟到,不旷课,提前三分钟进教室,风雨无阻,尽管有时内心也下点毛毛雨。 ????2005年骂了学生三次(私下批评的不算),弄得他们看见我都绕路走,被学生在背后骂了一次,我听见,也绕路走了过去,装作没事一样,第二天,那个学生脸色稍微有些改变。再后来,学生都说我心胸宽广像山谷一样,殊不知山谷也会山洪爆发。不过,我只找自己生气。 2005年发现知识比自己老得更快,狠心买了很多书,像上超市一样,书籍各种营养都有。2005年我也顺着学生的兴趣,关注足球、姚明和“超女”,知道PK和超女的酸缄度。 ??????2005年没有受任何表彰,也没有被上级批评。金杯银杯还不如学生的口碑,我经常向同事重复这句2004年说过的话。2005年我为学生真诚鼓过掌,也让他们明白,在孤独的人生旅程中,要为自己加油。“为自己喝彩的人生,注定很精彩”,这是我2005年文章中写过的一句话,我给学生说过很多遍。…… ???2005年缺的除了睡眠还有永远都缺的金钱,叔本华说钱是海水越饮越渴,我还是认为是矿泉水,可止渴但缺乏营养。比尔·盖茨说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符号,我照样羡慕,但更佩服自己现在就把金钱当作了符号。 ????2005年太忙没有空锻炼,体重增加了很多,但照样可以敲响嶙峋的风骨。不打肿脸皮充胖子,说明生活质量不错,心情比2004年好些。?2005年我的学生说,风雨之后不一定有彩虹,但一定是晴天。 第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这些话虽然已重复过100次,但现在101次提起仍不为过。上回夏书芳老师提倡的零教案上课,并不是说不备课,他的无案上课是在充分备好课的前提下对备课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在多次实践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凝聚到内心深处的精华。案不在纸上,而在心中。要达到他的境界,我认为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教材不能变化,二是连续三年甚至更久你一直教一级的历史,三是领导根本就不检查教案。近八年中,我县的历史教材就从人教版到川教版到华师大版三次变化,每一次变化,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是从这几方面做起的: 1.备好书本。书本是我们教学的最基本武器,我们不仅要会用,而且要会灵活的用。我的做法是先读三遍,第一遍从课题到结尾,从图片到注释,一字不漏的看一遍。这个过程主要解决生僻字问题,人教版和川教版还好点,华师大版中经常有生僻的字词和绕口的语句,我们在课堂上不能被学生用这小土珂啦绊住脚。第二遍圈点重要信息。这是要求学生在书上划的,要做到重点突出,标注明晰。第三遍再读课题和小标题,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结构。我们历史的每一课百分之九十都是三个小标题,我经常告诉学生:你记住了课题和小标题就掌握了这一课百分之六十的内容。一个课题三个小标题,四句话,30个字,一分钟能记住吗?每课多读一分钟,考试60分到手中.举例《美国独立战争》一册书22课,也就是说每册书70个知点左右,告诉学生只要坚持,历史其实很简单的。 举例2: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史上影响重大,多次考试多多垂爱。但由于本课容量大,人物多,路线杂,再加上世界地理学生掌握的不好,课堂上我费了很大劲,课后效果还是不好。经过询问,学生主要是对航行路线理不出头绪,针对此,我制定了这个表格 A 学生很少再出差错的。 对课的设计,我觉得整体的思路是大出着眼,小处入手。所谓的大出入眼是你站在泰山之顶去看课,小处入手是你从泰山脚下怎样让学生往上爬。对这个我还没法用合适的语言去阐述清楚,仅结合一例来说说。第12课《西欧走出中古时代》。一个课题,三个小标题: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从小处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B 从大处说它属于思想方面,再往大的方面说它属于第五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而这个巨变属于思想巨变。想想世界近代史,何尝不是一个个巨变呢?我依巨变为题,把世界史做出如下设计。C 再比如八年级历史,从大的方面它可以归纳为三个主义D。 总而言之,历史就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简明与细密的统一,设计与传授的统一,我们既要有杜甫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也要有苏轼横看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实景。 第二上好课 备好了课只是成功教学的一半,就好像盖好了房子,能不能卖上好价钱,学生愿不愿意接受,能接受多少,全看我们的课堂教学了。我通常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1.导课 我们的历史课多在下午,能否赶走学生的疲劳,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眼球,导课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举例说明:一首歌,一则故事,一句名言,一个名人,一则新闻,一个节日,一面国旗,一副对联,一个提问等等 2.教材的挖掘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基本依据,一节好课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源于教材的是基本知识,高于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