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二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二课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曾出现了开皇之治。但仅仅到了他儿子隋炀帝杨广的时候,隋朝便也步了秦朝的后尘,二世而亡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实行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唐高祖李渊,原为隋朝显贵,世袭唐国公 、官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李渊自知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又深晓炀帝猜忌嗜杀,政局动乱,难于自保,便与次子李世民在617年五月起事, 618年,李渊即帝位,国号唐。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被封为秦王。 卓越的军事家 李世民指挥作战有他的一套谋略,后人给他总结了一些经验,从这些经验里可以看出他过人的军事才华,唐太宗是一个很突出的军事战略家和指挥家。 第一, 坚壁挫锐,主要是坚壁对垒,搞持久战,拖住敌军,然后寻机歼敌。 第二, 是准确利用骑兵,在敌后反击。在两军相持的时候,由精锐骑兵猛冲敌阵,特别是在敌人败退时,用骑兵火速追击,力求全歼,不给敌人喘息休整的机会。 第三, 勇追穷寇。在追击宋金刚军时,李世民日夜行军二百里,将士疲惫不堪,连总管刘弘基也劝阻休整之后再追击,李世民却说:“乘胜逐之,破竹之义也。”接着继续追击,又大破敌军 第四, 亲自侦察,部署作战计划。李世民每次作战都要亲自到前沿侦察,深入到敌营附近,获取真实的情报 第五,作战时身先士卒,休息时与将士同吃同行,同甘共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这对于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在追击宋金刚军夜宿时,李世民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甲胄也有三天没有解了。将士都很疲劳饥饿,但当时只有一只羊,李世民和将士们同吃,这时将士感恩不已,在追击时个个争先。 玄武门之变 六月六日清晨,李世民命属将伏兵于长安宫城北门口即玄武门。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时,发觉守门的士卒不是自己的属下,便想回头。但此时李世民骑马赶来,双方发生了激战,李元吉射了三箭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却一箭将李建成射死,尉迟敬德领骑兵将李元吉射死。然后,尉迟敬德向李渊报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造反,已经被秦王杀死,李渊只好下诏平息了两派的激战。 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兄弟并没有做得太过分,相反采取措施挽回一些不良影响,虽然李建成和李元吉生前和自己是死敌,但毕竟是兄弟,所以,李世民又主持礼葬二人,在当天,李世民在千秋殿西边宜秋门痛哭致哀,缓和了与原来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下人的矛盾。 “贞观之治”的广义的完整理解 政治清明 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和发展 民风淳厚 民族融合 中外交流繁荣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房谋杜断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是原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 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战争中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炫耀一生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诫后世子孙创业之艰难。 白蹄乌 李世民昼夜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鬣(列)迎风,俨然当年在黄土高原上逐风奔驰之状。 飒露紫 “飒露紫”胸前中箭,在这危急关头,幸好丘行恭赶来营救。他把坐骑让给李世民,自己一手牵着飒露紫,一手持刀呼喊砍杀,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 什伐赤 石刻上的骏马凌空飞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的。在这一重大战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三匹战马 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 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 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 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 --唐时有一位西方来到中国生活过的“梵僧” 阿倍仲麻吕(698—770) ,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名一作“仲麿”,入唐后始称汉名“仲满”,同年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赐名晁衡。 拳毛騧 石刻上的拳毛騧身中9箭,说明这场战斗之激烈自这场战争后,唐王朝统一中国的大业便宣告完成了。 五、求谏纳谏、从谏如流 1、令百官上书言事 2、采用奖励的办法,鼓励臣下直谏 3、积极倡导谏诤之风 用人与纳谏 一次,太宗要 纳一女子为妃子。 魏征听说这位 女子已许配人家, 便入宫进谏。太宗 当即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