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一饮料2000-2001年整体战略规划建议
统一饮料2000-2001年度整体战略规划建议 目 录 1999-2000年度中国饮料发展趋势 中国饮料市场的行销思考 统一饮料的整体定位 统一茶饮料的品类发展战略 统一茶饮料各品牌整合规划 统一饮料区域性品牌规划 2000-2001统一饮料多品牌传播整合 2001年的行销目标 1999-2000年度中国饮料发展趋势 1999年中国饮料产销量达到1186万吨,比1998年成长10%;预计2000年成长率可达8-10%(约1300万吨)。 5大主导产品品类已经形成,分别为:碳酸饮料、包装水、果汁饮料、乳饮料和茶饮料。 1999年的旺季价格战,导致2000年各厂商的原有利润空间降低,从而由价格竞争转入产品差异化竞争。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饮料产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需求增长,不喜欢糖和添加剂含量高的饮料。 茶饮料、果汁饮料和塑料瓶(PET)包装产品增长势头强劲;各类添加功能性元素的饮料的需求增加。 中国饮料市场的行销思考 饮料的消费者需求层级 饮料的消费渗透模式 饮料卖什么? 饮料产品成功行销的模式 饮料的消费者需求层级 饮料的消费价值曲线 饮料的消费渗透模式 饮料卖什么? 饮料产品成功行销的模式 规划期 明确的品类界定 差异化的利益点 适合的包装形式 具竞争力的价格 记忆度高的广告 统一饮料的整体定位 饮料市场的品类空间 饮料产业的经营制约 统一饮料的品类整合 统一饮料各品类市场占有状况 统一饮料的整体定位 锁定茶饮料的发展战略 饮料市场的品类空间 对统一而言:在饮料市场的整体品类竞争中,碳酸饮料的寡头垄断和包装水的激烈价格竞争,导致这两大品类在中、短期内在经营上不具备的合理的投资效应。 反之,果汁、茶和乳饮料成长空间大,区域市场割据性强,存在相当大的品类经营和区域整合的空间。 饮料产业的经营制约 制约因素 季节性需求对生产规模的制约 包装材质对价格空间的制约 企业背景、品牌流行性创造和维护的成本效益对跨品类经营的制约 解决之道 选择最佳生产规模,加大秋冬季品牌经营力度 生产和经营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创造利润空间 在取得单一品类优势的基础上,充实对优势品类的占有,集中品牌经营,不断创新品牌形象 统一饮料的品类整合 现有品类状况 (1)茶饮料:冰红茶、冰绿茶、绿茶、乌龙茶、奶茶 (2)果 汁:多果汁、喝果汁 (3)乳饮料:统一奶 (4)其 他:激能21、奥雷特、水世纪 整合的方向 (1)确立单一主力品类的集约化经营方向; (2)在鲜明的品类经营指导,深化既有品牌的发展; (3)兼顾现状,作出统一饮料的整体定位。 统一茶饮料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占位 统一果汁饮料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占位 全国乳饮料市场占有状况 统一饮料的整体定位 发展战略: 以统一茶饮料为主力, 区域性发展独立品牌的非汽非水类产品。 整体定位: 有价值的,时尚性饮品 中期产业发展目标: 中国饮料6强 市场行销方向: 茶饮料的第一品牌(MS:30-40%) 锁定茶饮料的发展战略 统一在茶饮料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抓住了难得的市场机缘。从冰红茶,到乌龙茶、绿茶和即将发动的奶茶,我们始终站在了品类发展的前沿。 更难得的是,统一还两次把握住了饮料包装流行的脉动。TP375奠定了冰红茶的基础,PET500推动了茶饮料整体的迅猛发展。 对茶饮料集约化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占据和不断巩固“茶饮料第一品牌”的市场地位。茶饮料最终会成为中国饮料市场的主流,这也是统一饮料的希望之路。 统一饮料整体发展的两大致胜法宝是: 1把品牌伞(“统一”)+ 1棵品类树(“茶饮料”) 统一茶饮料的品类发展战略 统一茶饮料档案 茶饮料的品类区隔 茶饮料的主流发展方向 茶往哪里走? 统一茶专家的第五招 2000-2001统一茶饮料整体部署 统一茶饮料档案 茶饮料的品类区隔 茶饮料的主流发展方向 在“红绿乌”三大茶系的整体格局奠定之后,茶饮料的概念会在消费者既有认知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 花茶在消费者接受度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在北方市场有很好的基础,但在概念认知上没有很大的跳跃。其可以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补充,但难以构成主流。 从消费者对茶的品类认知和需求层级的分析,结合亚洲茶饮料市场品类发展的状况,中国未来茶饮料消费需求的发展存在以下两个主流方向: (1)名茶品质需求 例:龙井茶、冻顶乌龙茶、祁门红茶 (2)健康功能需求 例:保健茶、混合茶(16茶、48茶等) 茶往哪里走? 名茶品质方向 产品档次的提高 喝茶就是喝品位 吸引重度消费群 传统高档茶饮料 统一茶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