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声学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声学基础知识

小结:混响时间计算公式 的应用范围: 1、 赛宾公式:用于一般近似计算和和混响室测吸声系数时使用。 2、伊林-努特生公式:用于音乐厅、礼堂、体育馆、影剧院等大空间场合测吸声系数时使用。 3、伊林公式:用于试听室、AV视听室、演播室等小空间场合测吸声系数时使用的公式。 (中频500——1000Hz) 引用标准GYJ25- 86 * 赛宾(Sabine,Wallace Clement Ware) 美国物理学家。1868年6月13日生于俄亥俄州里奇伍德;1919年1月10日卒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赛宾于1886年毕业于俄亥俄国大学,后入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最后在哈佛任教并于1905年成为该校的物理学教授。 1895年,哈佛大学一座新大楼落成,楼中有一个很象样的教室,只是有一点“小”缺陷,那就是由于回声太大而听不清讲课。赛宾被请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不仅研究了声波的照片(这种声波照相术后来为D.C.密勒所发展)。赛宾根据自己的研究创建了建筑声学这门科学。自此之后,原来只靠碰运气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可通过预想和计算实现的了。第一座按照赛宾的原理进行设计的建筑物是1900年10月15日落成的波士顿音乐厅。此音乐厅被证明是一项巨大的成功。赛宾发现,他可以将声音在某间室内被吸收的情况,折合成房间内开了多大面积的窗子。因为从窗口传到室外的声音,就相当于帷幕之类吸收掉的声音。他将一个面积确定的窗口定为吸收性能的标准,把许多种物质造成的回声持续时间与此标准相比较,从而测定了这些物质的吸收性。他发现,回声的持续时间----即所谓混响时间----和房间的总吸收性的乘积是一常数,而且这个常数同房间的容积成比例。这就是赛宾定律,它已构成设计讲求音响效果的房间的建筑学基础(这样的房间应有足够的回声混响,以护持音响的响亮和丰满,但又不至多得令人难以听清声音)。 * * 在厅堂内观众席上的稳态声压级随声音频率的变化曲线称为传输频率特性曲线或传输频率 特性。在国际上通常选取6个标准频率进行测量,即125HZ、250HZ、500HZ、1kHZ、2kHZ和4kHZ。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保持各频率信号的幅度不变。 将观众席上6个频点测量到的声压级连成一条曲线,便成为传输频率特性曲线。此曲线越平坦说明该厅堂里传输频率越均匀。 扩声系统在使用话筒时,对话筒拾取的声音的放大量,是考察扩声系统声反馈啸叫程度的重要指标,传声增益越高,声反馈啸叫越小(少),话筒声音的放大量越大。计算方法是将话筒音量开到最大(不能有声反馈现象),在话筒前放一个声源,同时测量声扬中和话筒前的声压级,用声场中声压级减去话筒前声压级,即得到了该扩声系统的传声增益。 * 1.掌握人耳对立体声的听觉机理; 2.掌握混响和混响时间的概念; 3.会使用混响时间公式计算指定空间的混响时间。 复习上次课内容: 1、声场、声压、声压级概念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特性 3、人耳的听觉特性,声音的三要素 立体声(Stereophonics) 指具有立体感的声音,声音有确定的方向来源,人的听觉有辨别生源方位的能力。  立体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历史并不长: 1881年法国采用电话线路来传递剧院的节目,使用两个通道的耳机聆听,这是双耳效应的最早尝试。 1892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曾经试用过双耳电话,它比普通的电话有更好的效果。 自然界所发出的一切声音都是立体声,如果自然环境声被记录但是只从一个扬声器发出来,这种重放声就不是立体声了,空间感消失。 立体声源于双声道原理,但不是同一个概念。 立体声组成:直达声、反射声、混响声。 双耳效应: 声级差 时间差 相位差 耳壳效应 1、具有声像的临场感 匙孔效应:单声道在还音的过程中,声音是由单个扬声器发出,可认为这些声信息如同由门声的钥匙孔拥挤地透射出来,这就是匙孔效应。(点声源) 而立体声的重放,能够比较真实地再现声场,使人感到声源的“像”已经被分布到空间的各个角落或某些范围,而不仅限于少数几个扬声器。 2、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信噪比 人耳的听觉的掩蔽效应,在单声道比较明显,而立体声由于具有声像空间分布的特点,声源来自各方位,掩蔽效应虽然存在,但比单声道要小的多,因而清晰度较高。 立体声不能实质性的降低背景噪声,可是由于噪声的随机性,当立体声重放时,这些背景噪声声像也被分散到空间的各个方位上去了。 什么是掩蔽效应 掩蔽效应的类型 掩蔽效应的一般特点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号同时存在时,其中一个声音在听觉是会掩盖另一个声音。(影响人对另一个声音的听觉能力) 纯音的掩蔽效应 复音的掩蔽效应 噪声掩蔽 非同时掩蔽 中枢掩蔽 低音容易掩蔽高音 频率相近的声音易产生掩蔽 声压级越大掩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