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外汉学研究第三讲
十九世纪之前英国人的中国研究 John Webb (1611 – 1672) was an English architect and scholar. 1669 saw the appearance of his An historical essay endeavoring a probability that the language of the Empire of China is the primitive language, the first treatise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any European language. Having never visited China or mastered the language, he based his essay on the travelogues of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威廉琼斯爵士(Sir William Jones,1746-1794) 琼斯是接触的梵文学者。他发现梵文语言和拉丁语、希腊语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奠定了近代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他又是当时著名的法学家、诗人。琼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接触到中文,接触过耶稣会士关于中国的作品,零碎地用英文翻译过《诗经》的片段,推崇孔子。 十九世纪至“二战”前英国的“侨居地汉学” 从十九世纪初马礼逊来华传教到二战爆发之前,这大约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英国人在汉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引人注目的学者和成果。但有意思的是,这些学者中大多数均为在华从事传教和外交工作的“业余汉学家”完成的。这与学院派氛围浓厚的法国汉学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换言之,这一时期英国汉学的重心不在英国本土,而是在中国沿海地区和远东的一些口岸城市,不妨称其为“侨居地汉学”。 理雅各(James Legge,1814-1897) 翟理斯《华英字典》(1892年)中的两个例字 抗战时期李约瑟在中国 亚瑟·韦利(Arthur Waley 1889-1966 ) 亚洲文会(Royal Asiatic Society) 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SOAS) 李约瑟研究所 霍克斯(David Hawkes,1923-2009) 霍克斯(David Hawkes,1923-2009) 斯坦因(Aurel?Stein,1862—1943) * * 海外汉学研究 第三讲英国的汉学研究 颇具争议的英国汉学 T. H. Barrett: Singular lassitude : some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stud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 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 威妥玛( 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 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 庄延龄( E. H. Parker,1849-1926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 鲁桂珍 何丙郁 李约瑟与中外交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