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庄子《逍遥游》最后版.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逍遥游》最后版

第二個層次則是宋榮子。「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竟,斯以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宋榮子雖然做到了無功無名,不把社會價值放在心上,但是他仍然不能做到「無己」。因為他有己,所以還有自己與別人的分別,才會對第一層人「猶然笑之」。因此莊子才會說「猶有未樹也」。 第三層次的人是列子。「夫列子欲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列子是道家的人物,他化除了社會人文的需求,做到了「無功無名」;他將精神放在自然事物上,投入了大自然之中,做到了「無己」。因此,他可以乘風而行,和第一、二層的人比較,他似乎高明多了。 列子能乘風而行。看起來好像是可以逍遙遨遊於四方,其實仍要等待起風時才能乘風而去。這些在莊子眼中,都不是真正的逍遙。 第四個層次則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嗚呼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從有功、有名、有己的「社會理想人格」,到無功無名但仍有己的宋榮子,再道無功無名無己但仍有待的列子,最後到超脫一切的「至人、神人、聖人」境界。莊子提出這四種層層上比的境界,讓世人認識自己的定位,並作為超越自己的標竿。 总之,庄子的《逍遥游》借助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和形象,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提出了一个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又创造了一个神人形象将其具体化,并且指出了“无为”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途径。 〈逍遥游〉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汪洋自恣以适己” 。 庄子的散文挥洒自如,在结构方面,不讲究起承转合,逻辑推理以及形式上的对称等等,他结构随文思喷涌,当行即行,当止即止,一片天籁,无任何雕琢之痕迹。 庄子散文: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寓言,有所寄寓之言; 重言,重复之言;或 有所借重之言。 卮言,随意变化之言。 莊子說「天下不可以莊語」,故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涯之辭」來說明他的理念。因此,在莊子的文章中,出現了許多寓言。 所謂「寓言」,寓就是寄,意在此而言寄於彼,藉由虛擬的人、事、物來暗示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藉外論之」。因為「親父不為其子媒」,自己陳述自己得理想有多好,別人當然不會相信,因為那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所以要藉由第三者來替自己說明。 所謂「重言」,陸復明「莊子音義」說:「為人所重者之言。」(註3)俗話說「人微言輕」,沒有身份地位的人說的話,人家當然不相信,只好假借往聖先賢,先輩宿學之口,替自己說話。 所謂「卮言」,卮是裝酒的容器。成玄英「莊子著述」中說:「夫卮滿則傾,卮空則仰,空滿任物,傾仰隨人,無心之言,即卮言也。」(註4)因此,所謂卮言就是因任物理本然,不主觀立論之言。在莊子書中,寓言佔了十分之九,重言佔了十分之七,因此寓言和重言有大部份是重疊的。 庄子随心所欲地想像出这些物事、境界,并非空言诳人,而是其构思匠心的必然体现。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 其次是炽烈而隐蔽的情感。 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庄子耽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庄子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所以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背后有深深的苦闷,虚幻的“无何有之乡”产生于对人间世的绝望,他追求着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 下课啦! 上课啦! 庄子与《逍遥游》 至 人 无 己 神 人 无 功 圣 人 无 名 (1)掌握庄子的哲学思想和“逍遥游”的主旨。 (2)弄清庄子哲学散文的艺术特点. (1)题解关键词  战国宋人;漆园吏;道家;“老庄”;内、外、杂篇;想象奇幻;寓言 (2)内容 提示:  本文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来阐述理想中的人生境界,表现的是精神上的超世独行,希望摆脱一切尘世束缚,“逍遥”于“无穷”。文章由善于鲲鹏的故事入手,先论述“小大之辩”,以引进“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主题; 《庄子》文章汪洋恣肆,“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善于比喻。文中有关鲲鹏变化、覆水坳堂、蜩鸠自问、等寓言与比喻,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典故。全文想象奇特,手法夸张,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 艺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