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支气管哮喘(鼓楼)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气管哮喘 哮喘概况 哮喘是发达国家中发展最快 ,受累人群最多的医疗问题之一,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一直上升。 欧美国家 10% 亚洲国家 5% 全世界哮喘患者超过一亿。 我国哮喘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0-14岁儿童哮喘发病率前十位的省市 气道炎症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病理基础 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 炎症是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哮喘将通过抑制炎症而得到控制 导致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 个体因素 遗传倾向 过敏 气道高反应性 性别 种族 引起哮喘恶化的因素 抗原 空气污染 呼吸道感染 运动和通气过度 气候变化 二氧化硫 食物、添加剂、药物 发病机制 变态反应----I型变态反应 外原性变应原 ? IgE ?+外原性变应原 ? 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 ? 炎性介质(组胺、PAF、LTs) ? 速发性哮喘反应 Early Response 发病机制 神经-受体失衡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efinition of Asthma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asthma) 发病机制 其他机制: 遗传—特应质(atopy) 感染—病毒、衣原体 运动 药物—阿司匹林 胃食管反流 心理因素—心因性 哮喘时的气道形态学改变 Bronchoconstriction Airway Mucosal Edema 哮喘症状 症状 -发作性呼吸困难 -喘憋 -胸闷 -咳嗽 反复发作 夜间加重 季节性和家族史 肺功能 直接评价气流受限 -支气管舒张可逆试验 -峰值流速变异率 间接评价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激发试验 -运动激发的气道反应性(儿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痰液检查 血清IgE、ECP测定 胸部X线检查 血气分析 Curschmann’s Spirals Charcot-Leyden Crystals 哮喘病人严重度分级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 心源性哮喘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哮喘性)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 (Churg-Strauss综合征) 支气管肺癌 哮喘成功治疗应该: 控制症状 预防发作 保持正常的肺功能 防止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包括运动) 避免药物副作用 减少死亡率 哮喘管理计划-6部分 哮喘治疗药物 (GINA 1998年10月) 雾化治疗的优势 优点: 起效快 吸入肺部的药量高 药物沉积时间长 可同时吸入几种药物 不含刺激物 无需病人吸入技术配合 b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 兴奋b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合成,松弛气道平滑肌,舒张支气管。 稳定肥大细胞膜 增加气道的粘液纤毛清除力 改善呼吸肌的收缩力 常用b受体激动剂 b受体激动剂 是缓解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 β受体激动剂无抗炎作用; 长期应用β受体激动剂能使β受体功能降低或数量减少(即受体下调) ; 静脉注射β受体激动剂应用受限; β受体激动剂的主要副作用为心脏和骨骼肌的不良反应。 茶碱类药物 舒张支气管:①抑制磷酸二酯酶(PDE),使环磷酸腺甙(cAMP)水解减少,细胞内cAMP增高;②刺激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组织释放内源性儿茶酚胺;③对抗内源性腺苷诱发的支气管收缩作用;④抑制细胞内Ca++的释放。 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稳定或灭活多种炎症细胞(包括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减少活性物质的释放;长期应用可增加外周血抑制性T细胞(CD8+)的数量。这些作用均在血浆浓度〈10mg/L即可显示。 其它作用:改善和防止呼吸肌疲劳的发生;在脑内竞争性占领腺苷受体,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心肌收缩,降低肺血管压力,减少肾小管的吸收,因而起到强心、利尿和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 茶碱类药物 常用药物:氨茶碱、胆茶碱 、二羟丙茶碱、羟丙茶碱、恩丙茶碱、苄胺茶碱等。 茶碱类药物对气道有刺激作用,且不能经气道吸收,故不能作为吸入药物使用。 缓释或控释茶碱制剂应用较广泛。 茶碱类药物 茶碱的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非常接近,应用不当易出现中毒症状。 目前认为茶碱血药浓度以5~15mg/L较为合适。 由肝微粒体酶代谢转化的药物如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西米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