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老谷柳疏解八佾篇第三.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老谷柳疏解八佾篇第三.doc

老谷柳疏解八佾篇第三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论季氏说:他用天子八佾之礼在家庙中献舞,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可容忍? 季氏鲁公室季桓子,鲁僭用八佾起于隐公,所谓上梁不正底梁歪。 老谷柳按:维护旧制,保守国礼,面对礼崩乐坏的一种气愤和无可奈何。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三家鲁大夫孟孙、季孙、叔孙三大家族。《雍》《诗·周颂·雍》朱熹认为这是周武王使用的庙堂之乐,所谓天子之礼。 《诗·周颂·雍》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武王祭祀文王,用为祭祀时撤馔的乐歌。)见《诗经全译》459 译文:鲁国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家祭后撤除祭品,也歌唱雍诗。孔子说:雍诗说:助祭的都是诸侯,天子的仪容庄严肃静。这两句诗在三家庙堂上来唱,有什么意义呢? 杨伯峻译文: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当他们祭祀祖先的时候,也用天子之礼了。唱着《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上有这样的话: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地在那里主祭。现在用在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在意义上取它哪一点呢? 按:撤食奏《雍》,乃天子之礼,此三家僭天子也。 金纲评述说:尊重礼的力量,就是尊重游戏规则。规则承认并标明人的差异,在这种有差异的生活中,礼制带来了和谐安定。否则陷入丛林法则,慢慢人类就成了兽群。 合法性政权不能以暴力颠覆之,对于暴力政权,则缺乏平和改革的合法规则——惟一的出路就是议会制选举。 秩序的破坏预示着人心的覘望和野心的膨胀。 老谷柳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即守而不保。孔子儒学精神可做逻辑上的弘扬,而事实上,无君愿保而守之。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礼法还有何用?人如果没有仁爱,礼乐还有何用? 金纲:仁为体,礼为用——释儒的学术方向。 《旧约·箴言》行仁义公平,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 韩愈《原道》对此也有重要论述。他说:“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平己无待于外之谓德。……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仁就是关怀本身,是精神的自在。没有仁介入的礼没有价值。故孔子有此说。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十分重大!礼仪,与其隆重,宁可节俭;丧事,与其奢侈,宁可悲戚。 中道:不是中间道路,而是折中于均衡;中道不在不偏不倚,而在均衡稳定。 《近思录·克己》论及《周易·损卦》云:《损》者,损过而就中,损浮沫而就本实也。天下之害,无不由末之胜也。峻宇雕墙,本于公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淫酷残忍,本于刑罚。穷兵黩武,本于征讨。凡人欲之过也,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人流于末者,人欲也。《损》之义,损人欲以复天理而已。——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道义所在。 《述而篇》: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宁固。 《左传庄公24年》曰:鲁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云: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惕惧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 《礼记·檀弓上篇》曰:子游曰,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夷狄小国有君主(但不知礼仪),不如中原各国没君主(但仍懂得礼仪)。 东夷、北狄、西戎、南蛮。涉诸君本位还是道本位。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註釋:祣lv于泰山,金綱解作臚,臚陳,相當于祭祀、封、禪,即祭祀天地。山上為封,山下為禪。 譯文:季氏準備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不能挽救這件非法的事情嗎?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天哪!難道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得無理朝拜是不該歆享的嗎? 錢穆云:孔子周遊,為避禍,非為行道。清議也是要遭受禍患的。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君子没有可争的事。一定要争的话,是不是就象射箭比赛那样——赛前互相行礼,赛后一起喝酒。这样的竞争,具有君子风度。 《卫灵公篇》:君子矜而不争。 金纲:争,是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