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乡情 村头忆.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下乡情 村头忆

下乡情 村头忆 中午的太阳,灼烤着大地,走进五石村,仿若走进了幼时的记忆,窄小的小路,丛生的杂草,大敞的大门,逼仄的胡同。岁月流淌在安静的巷陌里,溪水唱出了不变的乡音,像是梦中小时候在溪头巷陌里玩耍的记忆。然而又有好多是不同的了,崛起的幢幢小洋楼,细细高高的牵起的电线杆,早已远非记忆中平平矮矮的平房土炕,月亮眼睛所注视着的黑灯瞎火。 午后的村头静悄悄的,家家户户和记忆中的乡村一样,宽容地将大门的眼睛敞开,毫不设防。不同的是,鲜有午后村前村后的闲侃拉呱,只间或一只土黄色的狗不紧不慢地穿梭眼前。拿上问卷,挨家挨户地进行调研,一沓卷子问下来,没有收到一个拒绝,没有遭到一个白眼,朴实的村民或填涂问卷,或交流民生,朴拙的乡音有时会晦涩难懂,但一份份真挚的感情,总是不会缺乏传递渠道的。 或许村子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吧,村子里多得是黄发垂髫,却难觅青年身影。没有子辈承欢膝下我原以为他们应该总是孤单的吧,然而问起日常生活,鲜少有人抱怨,即使没有完整崭新的公共设备,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他们依然总是笑着,满足着。记得有位历史学家曾说过,农民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满足的群体,他们只要可以简单的解决生存问题,他们就会对周围一切怀抱感恩与满足。 没有谁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他们的面颊上布满褶皱,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是如此容易满足,一点点基础的改变,都可以让他们如三岁孩童获得糖果般容易满足。我想,这大概也是一种年轻吧,返璞归真之后的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我们曾想棠梨渐垂,东邻相约,或折梅江南,西烛窗剪;曾想觥筹交错,帷幄运筹,或闲书淡茶,诗酒清欢;曾想华服皇冠,鲜衣怒马,或少年青袍,春草相妒。到头来,打动人的还是最平凡和质朴的东西,他们最平凡的身影,最质朴的乡音,可以拨动城市喧嚣的躁动,可以抚平不甘与落寞的褶皱,可以为短短的三下乡三天之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1 - - 1 -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