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建修缮工程名词解释【一】石构件部分
一《石构件部分》
台基---砖石砌成之平台,在其上修筑物。
台明---古建筑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
月台---高大建筑台基之外,修筑的宽大高台(高台建筑)修筑在高台之上的建筑物。
城台建筑---城坪平区上修建的建筑物,如城楼等。
磉墩---柱顶石之下用砖砌成的独立基础。
柱顶石---柱下之后。即置于磉礅之上,直接承受柱子的石构件有无鼓径、方、圆鼓径及带连瓣等。
鼓径---柱顶石露在地面部分,自下而上逐渐收成的承柱部分。
土衬石---置于台基陡板部分之下(或须弥座圭角之下),围台明外沿一圈,与地面基本相平之石。
平头土衬石---垂带象眼之下,在台阶砚窝石与台基土地衬石之间之石。
埋头---又称台明的角柱石。位于台明转角处阶条石之下的石件。
陡板石---台明阶条石以下,圭衬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间陡置直立的石件。
踏跺石---由一高度达另一高度阶级石,是供行人上下之步石。
砚窝石---踏跺之最下一级,较地面略高一至二寸之石件。
垂带石---踏跺(或礓礤)两边,阶条石至砚窝石之间斜置之石件。
如意踏跺---由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
礓礤石---不用踏跺而将斜面做成锯齿形之石升降道。
象眼石---在垂带踏跺两侧垂带石之下的三角形石件。
角柱石---墙体转角部位立置之石。
压砖板---是压在角柱石之上的条石。
腰线石---墙体裙肩最上一层,以石代砖,多用于山墙压砖板之间。
挑檐石---山墙墀头梢子部位,以石代砖,横着伸出檐外之石。
门窗旋石---置于门窗口上部拱形的石件。
旋脸石---拱券石露明者。
石雕菱花窗---用石料制作雕刻仿木窗的菱花孔状的窗子。
石墙帽---墙顶部用石制成的带拔檐的墙帽。槛垫石---门槛下,与门槛平行,上皮与台基面平,垫于门槛下之石。
过门石---由门槛下穿过之石。
分心石---建筑物中轴线上,由阶条石至槛垫石之间的石件。
门枕石---大门转轴之下,承托转轴之石。
月亮门元宝石---是置于月亮门底部,其内弧常同月亮门圆弧的倒扇形石件。
门鼓石---立于大门外两侧的石件。依其形状分为方形和圆弧的倒扇形石件。
幞头鼓---带有雕刻的方型门鼓石。
枭---剖面呈凸面曲线状的石或砖。
混---部面呈凹面曲线状的石或砖。
束腰---须弥座上枭与下枭间退进的直立部分。
椀花结带---特指图案中以蕃草或飘带构图的雕刻。
金刚柱子---束腰无突起雕饰的转角部位。
须弥座龙头---突出须弥座的石雕龙头。
地伏---栏杆最下层之横石。
寻杖栏板---栏杆两望柱之间所置掏空栏板。
抱鼓---稳固栏杆两端望柱之石件。
罗汉栏板---不掏空栏板。
望柱---栏板与栏板间之短柱。其顶端分别雕饰、龙夙头、莲花头、狮子头等不同花饰。
滾墩石---状如两个连在一起的圆型门鼓石,起稳固垂花门木柱,并有装饰作用。
海墁地面---庭院长内大面积铺墁。
牙子石---大式甬路两侧砌筑的条形石件。
沟门---院墙的排水孔。
沟露---用石制用作的地面排水孔。
带水槽沟盖---排水沟的石盖,表面带利于排水的凹形排水槽。
石沟嘴子---城石上部的排水构件。
石角梁带兽头---仿木角梁并做出套兽的石构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