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操,曹丕,曹植之最全比较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最大的特点是:“雄”。重在言其雄宏博大、成就大业的帝王之志。具体而言,成就在以下四方面:
(情感)慷慨:缘事而发,直抒情怀;
(语言)古质:语若白话,质朴自然;
(境界)苍莽:虚实交融,深化意境;
(气韵)沉雄:明心见志,风骨遒劲。
以下具体就这四点作分析。
一、情感慷慨。曹操的诗歌语言多缘事而发,直抒情怀。
(一)缘事而发。
首先,作为士人,曹操写的这首诗的是具有时代共性的,当得起汉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本诗缘北征乌桓一事而发。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夏五月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出兵,七月出卢龙(今河北卢龙县),九月大破乌桓塌顿于柳城(今辽宁省辽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并从柳城回军,归途中经河北乐亭县的大碣石山所作,曹操征乌桓大胜,其内心受战争胜利所激荡,登山而作。故此诗为感战胜一事,缘登山而发。
其次,作为文人,曹操读了好多书,也是一个学无所遗、辞无所假的文人,因此,他对孔子以来“登高必赋”的君子之风(《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对酒》)。通脱的个性,通脱的诗语,是那一时代文人的共性,这种士人的性格与诗歌的语言风格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别具一格的。
三、境界苍莽。
曹操的诗歌多建功立业之题材,是富于帝王气的。除本诗的境界之外,曹操的其他诗境界亦有类似特点。此处苍莽有两方面含义:
(一)海之苍莽,是眼前景,重在描摹。
诗人的敏感是常人所不及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说得正是这层意思。大海的广阔无边,有容乃大,最易为风骚之人所涉猎捕获。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诸语亦随“水何澹澹”自然而然地喷薄而出,不失为风人之绝唱。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这山水景物气势、胸怀的描写又是实实在在的。山峰海涛之气势、宇宙天地之融汇、节侯地域之易变皆陈于萧瑟秋风中,秋风愈是寒凉,愈能反现出山峰之高峻、波涛之汹涌,山水亦因之愈增其壮阔。读此诗,真真能体会出北方山川之深厚与南方水土和柔之不同来。
(二)志之苍莽,是胸中意,重在叙述。
其实,这首诗的目的是要写其志在天下的胸襟的。此前,曹操在征乌桓问题上是有所反复的。《步出夏门行》之“艳”词部分云“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九江之皋”所指即荆州的刘表政权,“临观异同”所指即当时曹操在东征乌桓剿灭袁熙、袁尚与南征荆州刘表问题上的犹豫。时在207年夏历七月,曹操尽管已军至碣石,准备出关北征,但依然有所顾虑,这主要是源于对乌桓军事实力的担忧。当时群臣多主讨伐实力较弱的荆州刘表,唯其部下郭嘉主北伐乌桓,稳定中原政局。而是年九月,当曹操征乌桓得胜而归,再次经临碣石时,其内心之快意可想而知。一者,之前经过碣石之忧虑尽扫;二者,乌桓的攻克,标志着曹操对中原政局的全面操控。得中原者得天下,也因此,曹操在此役后自然会放眼长远,胸怀天下了。诗末二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即对此志的明确叙述。
四、气韵沉雄。
宋人敖器之《诗评》:“(曹操)终身攻战,何暇学诗,而精能老健,建安才子所不及”
(辞采)飞动:飘逸洒脱,恣肆纵横。
(境界)朴野:气贯山河,侠骨稜磳。
(风骨)劲健:厉马登高,豪气如虹。
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本诗最大的特点:“怨”。重在言建安时代士人普遍的生命意识及理想不得实现的感伤情怀。具体而言,成就在以下四方面:
(情感)哀怨:君留他方,妾泪沾衣;
(辞采)清丽:秋风明月,清新雅丽;
(境界)凄凉:冷夜寒霜,思妇茕茕;
(风骨)柔婉:慊慊思归,短歌微吟。
以下就此四点作分析。
一、情感哀怨。
曹丕诗歌中的情感表现以哀怨为主,梁朝时,他的诗尚有百余篇流传,其诗今存约四十首,最能打动人的还是抒情之作,而男女相恋和离别的抒情诗特别多,是他诗歌中最得意之笔。这首诗的情感是哀怨的。
(一)此诗哀怨之情远承宋玉《九辨》,近习《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二)此诗的特点是以情纬文,与汉代诗歌有大的区别。
(三)曹丕诗歌中的哀怨之情与个性气质有一定的关联,他的诗歌往往以能以悲叹哀怨感人。
诚如其所说,曹丕《典论·论文》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