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与《红楼梦》(上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雪芹与《红楼梦》(上下)

曹雪芹与《红楼梦》   乾隆中期,一部未写完的小说《石头记》的抄本开始出现在北京,并很快传抄到全国各地,甚至流布海外。 到嘉庆初年,已经出现“遍于海内,家家喜闻,处处争购”的盛况,以至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说法。 这部以个人和家族的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不仅以艺术上的精致完美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而且以其深刻的人生悲哀,打动被莫名的伤感所笼罩着的世人的内心。 第一节 《红楼梦》的作者及成书过程 一、曹雪芹的人生经历  曹雪芹(约1715—约1763 ),名霑,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别号,又号芹圃、芹溪。 1、家族兴衰: 高祖曹振彦——清初时,随清兵入关,成为专为宫廷服务的内务府人员,家族开始发达。 曾祖曹玺——曹玺妻子当过康熙保姆。 祖父曹寅——小时作过康熙伴读。 康熙登基后对曹家格外恩宠。康熙二年,曹玺授江宁织造,此后曹家世袭此职,前后达六十余年。康熙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驾,以江宁织造府为行宫。曹雪芹就是在这种繁盛荣华的家境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康熙死后,曹家境况发生急剧变化。雍正五年,曹雪芹父亲被革职,家产被抄没,全家迁回北京。从此曹家开始日益败落,子弟们沦落到社会底层。 回京后,曹雪芹曾在宗族学堂当过杂差,地位卑下,境遇潦倒,靠卖画为生。他个性豪爽旷放又很难放下自己的尊严,朋友们比之为阮籍。 在人生最后十几年,他流落到北京西郊的小山村,生活更加困顿,已经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乾隆二十六年(1762)秋,爱子夭亡,他因伤感,“泪尽而逝”,留下一部未完成的书稿。 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瞑。 ——敦诚《挽曹雪芹》诗 2、书名变迁:  在封建时代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像曹家那样由盛而衰的剧变并非罕见。但只有亲身经历这种剧变的人,才会对人生社会产生一种不同寻常的真切感受。饱经沧桑后,曹雪芹的郁结情感需要得到宣泄,他的生命才能从苦难中解脱。 作者自乾隆九年(1744年)开始创作,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朋友的赞赏鼓励。“脂砚斋”“畸笏叟”几次评阅,提出意见,约于乾隆十九年完成。但他去世时,全书仅完成前八十回,并留下一些残稿,这些残稿后来也佚失了。 其书名几经变迁:《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 《红楼梦》第一回记述道:“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后又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二、《红楼梦》版本的两大系统 A、“脂本”系统。 指流行于约乾隆十九年(1754)到五十六年(1791)间的八十回抄本,附有“脂砚斋”(作者的一位隐名的亲友)等的评语,故名。现存这一系统的本子有十几种。 比较流行的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B、“程本”系统。 全书一百二十回,由程伟元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次以活字排印(简称“程甲本”),又于次年重经修订再次以活字排印(简称“程乙本”)。“程乙本”的印行,结束了《红楼梦》的传抄时代,使《红楼梦》得到广泛传播。 此版本的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别署“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六十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著有《高兰墅集》、《兰墅诗抄》、《小月山房遗稿》、《吏治辑要》等。 三、对高鹗续书的评价和认识 高鹗续书后40回,有功有过,总体上功大于过: A、使《红楼梦》成为一部结构完整、首尾齐全、浑然一体的文学 作品。 B、写出全书中心事件、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如黛玉之死、贾家 之败、宝玉出家等,保持原有矛盾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前80回的倾向。 C、有的情节描写生动精彩,如潇湘惊梦、黛玉焚诗、魂归离恨天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D、缺点是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大团圆”结局,违背了原作“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宣判,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度;艺术描写上较前80回逊色。 总之,高鹗续书与原书相比有相当的差距,但比起其他名目繁多的红楼续书仍高出许多。它终究给《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以一种差强人意的完整形态,满足了一般读者的要求。因而,这一系统的本子也就成为《红楼梦》的流行版本。 第二节 《红楼梦》的思想特色 从整部作品看,《红楼梦》笼罩着一层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作者以深挚的感情,写出入世的耽溺和出世的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