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体阅读-华罗庚试验学校
立 体 阅 读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大语文阅读”项目方案(初稿)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时代的呼唤
信息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和求知方式,有着深厚根基的读书文化正在悄悄地被网络文化所取代。来自2008年7月23日的一则报道显示:图书阅读率下降,网络阅读率迅速攀升。网络阅读普及的结果,是人心的浮躁与肤浅,它不得不引起学校对阅读教学的重视。
(二)学生的需求
新时代的学生,在学业负担较重与网络阅读的冲击下,特别欢迎文质兼美及贴近他们生活的读本或作品。这类文本或作品使孩子们可以心境平和、心灵充实、视野拓展、想象激越。项目的提出与建设,必定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阅读资源库,使其能徜徉期间,自由选择心仪的读物,作赏心的阅读。
(三)阅读的价值
阅读是乐趣。它可以愉悦我们的身心,改善我们的心情。
阅读是需要。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吸收大量的信息;很多知识甚至是常识,都不见得知道,很多故事不能亲临,很多问题想不通,需要文本的辅助。
阅读是吸收。如果写作是个种子,那阅读就是阳光跟雨水,种子的成长要不停地吸收养分,师生的成长更需要借助于阅读来汲取营养。
阅读是习惯。阅读就像喝水一样,我渴了,我就大口大口地喝。我匮乏了,我就一本一本地读。习惯使然。
阅读是写作。写作是阅读下的蛋。读之增多,写之甚顺。
阅读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在信息多如牛毛的时代,唯有阅读,能帮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门径。
(四)项目的功用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
我国台湾推行新课程体系中“十大能力”的第九条规定“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第十条规定“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内地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具有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规律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
因而,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认为:阅读,作为1-9年级的学生的必修课程,以及完成其心智成长的一条通道,完全可以单列开来,做一个项目来开发、建设、发展。
而“立体阅读”,正是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产物。它综合了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无声阅读与有声阅读,有字阅读与无字阅读的优势,期待着在学校这个独特的环境中,构建一个有机阅读的生态网。“立体阅读”是适合研究,也值得研究的一大项目。
二、项目指导思想
(一)“立体阅读”的核心概念
“立体阅读”是指在多维空间、不同时段内,选择品类读物,借用多种手段,交织点线阅读、平面阅读、立体阅读的生态阅读状态。
(二)“立体阅读”的基本思想
为提高师生的文学素养而阅读;为提升师生的学习能力而阅读;为改善师生的人格气韵而阅读;为修炼师生的自我教育而阅读。
(三)“立体阅读”的基本原则
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来指导阅读;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来教会阅读;遵循学校的有序教学来践行阅读。
(四)“立体阅读”的丰富内涵
“立体阅读”涉及的层面及领域较为丰富——
阅读对象:全体语文教师及1—9年级的学生。
阅读时段:晨间诵读(早读时间)、 课堂阅读(按课表)、课外阅读 (固定时长);
阅读空间: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家里;
阅读方法:外显阅读、自育阅读、内隐阅读;
读物标准: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科普作品、报刊杂志(或成长系列、励志系列、生活系列等);
阅读层次:点线阅读、平面阅读、立体阅读;
操作系统:阅读方法操作系统、阅读方法教学系统、阅读成果评价系统(量、质、成果)。
以上各层面的关系,应当以操作系统为基座,各个维面又各有自己的立体系统,如下图所示:
因而,“立体阅读”,既是阶梯式的阅读、系统化的阅读,也是多维度的阅读、网络状的阅读,它使不同年段的不同学生,对相异的文本从点线的懂、平面的懂到立体的懂,最终真正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并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完善他们的独立人格,成为求真、向善、至美的人。
三、项目研究目标
培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