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大尺度冻土水文监测研究-中国科学.PDF

青藏高原大尺度冻土水文监测研究-中国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大尺度冻土水文监测研究-中国科学

第45 卷 第2 期 2000 年 1 月 简 报 青藏高原大尺度冻土水文监测研究 丁永建 叶佰生 刘时银 沈永平 王绍令 杨梅学 ( 中国科学院寒区 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730000. Email: dyj@ns.lzb.ac.cn) 摘要 1997 1998 年中日双方合作首次在青藏高原大尺度范围内进行了冻土水文连续监测工 作 获得了大量高精度实测数据. 对实测的土壤温 湿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 分析了高原冻土活 动层内的冻融过程 估计了不同深度最大冻结和融化深度及年冻结日数 给出了在宏观尺度上 土壤水热状况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形对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冻土活动层 地温 地湿 宏观尺度监测 作为 全球能水平衡试验研究计划 GEWEX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日科学家合作 自 1997 年开始 进行了 中国青藏高原亚洲季风试验” GAME-TIBET 研究. 在青藏高原 大范围内布设了 8 套地温-地湿 含水量 观测系统 SMTMS . 这是首次在这样大的范围 内对青藏高原冻土活动层进行高精度水-热参数同步观测. 青藏高原冻土活动层水热条件不仅 是冻土学家关注的问题 而且也是水文 气候 大气和生物科学家关注的热点. 这是因为高 原地表浅层土体温 湿条件直接影响着冻土的分布 寒区水文过程 地气相互作用及生态环 境演变. 正因为如此 高原冻土湿度和温度的监测受到极大关注. 国际上一些相关计划均强 调了冻土活动层的监测 如 EOS-CRYSYS 地球观测系统-冰冻圈系统 AACSYS 南北极 气候系统研究 CLIC(气候与冰冻圈计划)等. 中国科学家经过长期努力已在青藏高原建立了 若干冻土观测点 并根据地面热状况对冻土的三维地带性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1 2] 据此完 [3] [4] 成了高原冻土分布 图 对冻土温度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 建立了基于 GIS 的冻土分布模 [5] 型 . 然而 对青藏高原大尺度冻土水-热参数的监测及相应的监测网络密度目前很难满足研 究的需要 而且连续进行观测的站点也是十分稀少. 通过 GAME-TIBET 计划 青藏高原中 尺度和宏观尺度的地温和地湿观测系统已经建立 并且已经获得了 1997 1998 年度高质量 的土壤温 湿资料. 本项工作着重于对这些资料的分析 以期对高原寒区的水-热分布状况在 宏观尺度上有所认识 为进一步了解江河源 水文过程奠定基础. 1 观测数据 观测点沿青藏公路两侧布设 跨越位于 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 南北距离约 800 km ( 图1). 从 1997 年7 月起各测点开始布设 并进行观测. 每一测站的 SMTMS 由 6 套时 域反射仪(TDRs)和 10 个白金地温探头(Pts) 组成. 探头的埋设深度如表 1 所示. 观测数 据每小时记录一次 贮存于数采仪中. 图1 观测点分布图 208 简 报 第45 卷 第2 期 2000 年 1 月 表 1 探头埋设深度(单位: cm) TDRs 4 20 60 100 160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