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土滑坡地震液化数值模拟分析-人民长江
第46卷 第11期 人 民 长 江 Vol.46,No.11
2015年 6月 Yangtze River June, 2015
文章编号:1001-4179(2015)11-0025-05
黄土滑坡地震液化数值模拟分析
———以宁夏石碑塬滑坡为例
王 双,裴 向 军,张 晓超,张 硕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
摘要:以宁夏石碑塬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测绘和试验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该黄
土坡液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黄土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地震作用下,非饱和黄
土几乎没有液化现象,而在地下水位附近的饱和黄土易发生液化,导致其物理力学参数降低,即使在很缓的角
度下也易产生边坡失稳;地震结束之后,由于液化导致孔压比减小,黄土渗透性较之前更低,边坡的孔隙水压
力消散缓慢,滑带强度恢复也缓慢,易产生长距离滑动。
3D
关 键 词:地震;黄土液化;孔隙水压;FLAC ;黄土滑坡
中图法分类号:P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5.11.007
我国很多黄土地区处于高烈度地震区,近期对地 皱构造为六盘山中段复背斜、西峰岭复背斜、黄峁山-
震实例的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表明,饱和黄土具有很 青岗梁复背斜和张易西山背斜等。
高的液化势和流态破坏势。当黄土层含水量较高时, 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图》,研究区地震
在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会发生液化和流滑,引发黄 动峰值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为 度地震烈度区。这
Ⅷ
土滑坡,形成比较独特的低角度长滑距液化性滑坡。 些地区因强震而导致地质环境很差,土体松散,地质灾
以前国内很少有学者通过数值模拟去印证黄土滑坡发 害及隐患多数都与地震有关。
生时坡体内部孔压的变化,本文将以位于宁夏的石牌 1.2 滑坡基本特征
塬滑坡为对象,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 3D
FLAC 中PL-
经现场详细调查测绘,滑坡主滑方向为 270°,整
Finn本构模型去还原黄土滑坡发生时坡体内液化的
体坡度为2°45′~3°30′。图1为滑坡工程地质总平面
过程[1-4]。
图,从平面图可见,整体上延展表现为斜列形和蛇曲
1 滑坡区地质条件 形,构成波峰、波谷相间阵列的奇特地貌。滑坡后缘位
于石碑黄土塬边,滑坡后缘高程 1705m,坡体受降雨
1.1 区域地质构造 及地表水冲刷侵蚀作用,滑坡后缘多处可见节理裂缝
该区域属南西华山 -六盘山地震带,受喜马拉雅 和串珠状落水洞,垂直节理发育;前缘位于王家后沟与
运动影响较大,它控制了大的地貌格局,及近代河流的 撒门河之间,高程为1652m;南侧靠近沈家沟,北侧边
发育、第四系松散物的堆积和地下水的形成与运动,是 界不明显为缓坡地带,南北方向约长 2.2km,东西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楼综合征.PDF
- 高温超导窄带广义切比雪夫函数滤波器-易迪拓培训.PDF
- 高碘与高氟对儿童智力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PDF
- 高矿化度对砂性土毛细水上升影响-IngentaConnect.PDF
- 高温均匀压力花岗岩热破裂声发射特性实验研究 - Ingenta Connect.PDF
- 高温高压下石英方解石断层带的摩擦滑动性状-地震学报.PDF
- 高性能计算机在北京气象局的应用.PDF
- 高清信号转模拟信号转换器-凯新创达.DOC
- 高清云端视频会议—标准服务.PDF
- 高等电磁场叠加原理互补原理和互易定理.PDF
- 黄土高原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变化及其治理目标-水土保持通报.PDF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水农业的自然基础及最适宜集水类型的-中国沙漠.PDF
- 黄土长武塬区农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PDF
- 黄土高原南部旱塬地苜蓿水分生产潜力模拟研究-本地化特色文献资源.PDF
- 黄土高原土地宜林性评价及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研究Ξ-资源科学.PDF
-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现状与优势分析-重庆大学学报.PDF
-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可蚀性及其应用研究-生态学报.PDF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主要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中国干旱气象网.PDF
- 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土壤有机质对现代土壤磁化率的影响-地球环境学报.PDF
- 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探讨-河南农业科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