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振宁弃美国籍回归祖国
杨杨振振宁宁弃弃美美国国籍籍回回归归祖祖国国
2月21日官媒发布消息,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 得主杨振宁教授与世界著
名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 得姚期智教授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中科院学部历史上首次有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
这个消息本来是则好消息,因为两位在各自领域都属于泰斗级的科学家同时加入
中国籍成为中科院院士,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双喜临门,这样“国宝级”的科学家在任
何一个国家都会当做宝贝来看,他们到哪里都会受到高度欢迎。两位泰斗级的华裔科
学家同时归根,这除了他们个人愿望之外,更体现了我们国家现在的吸引力。
首先,对这种嘲讽的舆论占豪是表示“理解”的。此处所谓的“理解”并非认同,而
是了解舆论产生的其来龙去脉,并对当前时代下网友心中的这种情绪表示理解。为什
么这么说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三个视角去剖析:
一、中国人的价值观。
在中国人心目中,对于身居要位的人总会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所谓“有德者居
之”是也。中国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思维逻辑?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古圣先贤都是这
么要求自己的,所谓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杨振宁是世界顶级科学
家,回国后中国政府、学术界都将其奉在了几乎是神坛的位置,给予了极高的礼遇。
在中国老百姓心里,会有“你一个为美国奉献毕生心血的美国人”在中国凭啥享受这样
的礼遇呢?你为国做了多大贡献?这是其一。
2004年11月5 日,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在北京订婚,引发舆论惊诧。这事
如果放在西方可能被传为佳话,但在中国却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悖。在中国传统价值
观里,你一个82岁的耄耋老人,都可以作人家姑娘的爷爷了,怎么能娶人家呢?这不
是要耽误人家姑娘、占人家姑娘便宜吗?这种情绪在媒体的热炒下被放大,杨振宁教
授自此陷入了巨大的公众误解中。
二、强烈对比下的不平衡。
在杨振宁教授身上,有太多的强烈对比,这些对比都勾起了公众内心巨大的情绪
不平衡。
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强烈对比:
他与“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同乡、同学,两家不但是世交,两人更是最要好的朋
友。在性格上,杨振宁机智灵巧,同学们称他是“机灵鬼”。邓稼先忠厚老实,绰号
叫“邓老憨”。读书时,下课后杨振宁与邓稼先几乎形影不离。
这两位志趣相投的同乡、校友,自青少年时代便树立起了远大的理想:将来事业
有成,一定报效祖国!两个一起成长起来的卓越科学家,一个在1950年顶着压力回国,
在艰苦的条件下将毕生心血投入到了中国核武器的研究之中,由于核辐射对身体的伤
害,邓稼先62岁因癌症病逝,据说临终前承受了巨大痛苦,很惨!与同窗好友邓稼先形
成鲜明对比,杨振宁教授将青春留给了美国,成了美国万人瞩目的科学家。与邓稼先
相比,公众会认为两个人为啥有那么大的差别?当然,更大的区别是,为国做出卓越
贡献的邓稼先早已逝世,而杨振宁教授则依然健在。人生最好时期奉献给美国与年老
归国形成鲜明对比:
杨振宁教授在人生最黄金的时期都在美国做科研,退休后才真正归国,这给公众
的印象是“回国养老”和博名。事实上,八九十岁的人了还有何名利可博?这个年龄取得
如此成就的人,对名利往往会看得很淡。
三、时代的局限性。
1977年,杨振宁访问兰州大学
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但由于中国近代的特殊历史因素,中国人在某些
方面的容忍度依然是较低的。这不是中国人狭隘,而是时代决定的,毕竟中国有过百
年凌辱的历史和长期落后于人,这使得中国人更有民族情绪。譬如,刚改革开放之
时,谁要是染黄头发肯定被骂假洋鬼子,但现在染什么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就是杀马
特也不会感觉碍眼。再譬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改名小山智利代
表日本队出战被普遍认为是“汉奸”行为,但今天当一些中国运动员再代表其他国家出
战时,好像已经见怪不怪了。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相信,如果杨振宁教授放弃美
国籍的事情发生在10年后,对其嘲讽的声音肯定要少很多很多。
杨振宁多次在兰州大学讲课(照片摄于1981年)
十一世的中国要发展,不但要自己培养人才,也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华人和外
国人到中国发展才能更快地推动中国发展。在科学领域,中国在很多方面还落后于西
方,此时中国更应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吸引海外人才。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我
们应该有包容世界的胸怀,我们更应该有放眼未来的思想。对于卓越的人才,只要愿
意为国做贡献我们都应鼓掌欢迎。这应该是一个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大国心态!
本文作者:军事焦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