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 章 电工基础 知识
第一节 直流电路
一、物体的带电和 电场
物质的结构
自然界的物质 由分子组成,分子 由原子组成 ,原子是 由原子核和 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有
正 电荷 ,电子带有负 电荷并围绕原子核不停地高速运动着 。由于正、负 电荷之间存在吸引
力,因此运动中的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束缚力,而不会从原子中飞逸出去。
不同物质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构,主要表现为原子核 内的正 电荷及核外 电子的数 目不相
同。图 所示为氢原子和铝原子 的电结构 。各种物质只有正 电荷和负 电荷两种 电荷 ,同
性 电荷相互排斥,异性 电荷相互吸引,这是 电荷 的基本特性。
物体的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 电荷 的总数,总
是等于核外 电子所带负 电荷 的总数 ,所 以整个物体
不呈现 电的特性,物体处于 中性状态 。当由于某种
原因使物体 电子增多或减少时,物体 内正负 电荷 的
总数就不相等,这时物体就显示出电的特性,称为
物体带电。
图 原子 的 电结构 图
正负电荷都是 自然界物质 的组成部分,它们不 氢 原 子; 铝原子
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 原子核; 电子
物体上。这种规律称为 电荷守恒定律 。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用 表示 ,单位是 。一个 电子带有最少量 的负 电荷,
其 电荷量等于 为 个 电子所具有的电荷量。
电场
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的作用,这表 明两个带 电体之间有作用力 。带
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 叫做 电场 的特殊物质,带 电体之间的作用就是通过 电场进行的。电场对
处于 电场 中的电荷产生作用力 ,称为 电场力 ,用 表示,单位是 ,它的大小可表示为
式中 电场强度, 或
电荷量,
电场强度 的方 向跟正 电荷在该点所受 电场力的方 向相 同,跟负 电荷在该点所受 电场
力的方 向相反。
二、电流、电位、电压与 电动势
电流
在金属导体中,金属原子的内层 电子被原子核紧紧束缚着 ,不能脱离其运动轨道而 自由
运动;而原子的外层 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较弱,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 自
由运动 ,这种 电子又称为 自由电子。金属中的 自由电子是很多的。如果给导体两端加一个 电
压,导体 内的自由电子就会在 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 电流。
电流具有一定的方 向。习惯上规定正 电荷运动的方 向为 电流的实际方 向 (在 电解液 中电
流的方向与正离子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与电子反方向运动的效果是相同的。在 电路计算时,
可任意选择一个方 向作为 电流的假定方 向,简称正方 向或参考方 向。计算结果 电流为 “ ”,
说明实际方 向与假定方 向一致;反之,实际方 向为假定方 向的反方 向。
单位时间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为 电流强度,简称 电流,用 表示 ,其表达式为
(
式中 通过导体截面 的电荷量,
通过 电荷量 所用 的时间,
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用 表示。电流的实用单位除安外,还有 和 。
其换算关系为
电流的大小可用 串联在 电路 中的电流表来测量。
电位与 电压
在 电场 中,把正 电荷 逆着 电场力方 向从无限远处沿任一路径移动到 电场 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41T 2431-2023 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10000).docx VIP
- 2012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2012年国际建筑规范).pdf VIP
- 金龙湖养老度假基地可行性报告.doc VIP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pptx VIP
- 质量员考试(市政质量)基础知识试卷真题(2025年新版附解析).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变焦PPT.ppt
- KEF音响无线HiFi扬声器LS50 Wireless II用户手册.pdf VIP
- 一种低气味、低刺激双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设计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docx VIP
知传链电子书
- 新时代地方高校教育扶贫大有可为-[共6页]-202-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 习近平精准脱贫理论实施路径的思考与探索-[共9页]-193-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 立足教师教育特色,续写“援藏良驹”荣光-[共11页]-182-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 开放办学 内涵发展 文化引领 服务社会-[共13页]-169-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 “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及返贫防控有章可循-[共9页]-160-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 教育帮扶:培育脱贫内生动力的路径选择-[共13页]-147-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民族地区绿色减贫评估-[共23页]-124-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 新时代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问题研究-[共12页]-112-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 高质量脱贫需要高质量教育扶贫-[共18页]-94-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 乡村薄弱学校改进路径探索-[共11页]-83-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兴洲 白晓 张琦 主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