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ppt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炀帝后凤舟翔螭模型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滥用民力表 10万 修大兴城(今陕西西安) 613年 几十万 游江都、开江南河 610年 几万 西巡 609年 100余万 20余万 开永济渠 筑长城 608年 50万(军士)、10万(民夫) 100余万 北巡 筑长城 607年 十余万 造羽仗、捕鸟兽 606年 200万/月役 100余万 10余万 几十万 营建东都洛阳 开通济渠 开邗沟 游江都 605年 几十万 掘长堑,连洛阳、长安 604年11月 征发民夫 工程、营建、巡游 时间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我今挽龙舟,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黄沙,幽魂弃荒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江淮流域 江淮起义军 杜伏威 河北地区 河北起义军 窦建德 河南地区 瓦岗军 李密 控制地区 起义军 领导人 隋末农民起义军表 瓦岗军开仓散粮 唐朝的建立 唐高祖李渊(618—626年在位) ??? 唐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国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 山西太原晋祠 山西太原晋祠,始建于北魏之前。据说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造的。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反隋,据说,李渊和次子李世民起兵前,曾去晋祠祈祷过。 山西太原晋祠 唐初·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 温大雅(约572—629年),在李渊太原起兵后,任大将军府记室参军。这部书主要记述了李渊太原起兵至正式登基称帝357天中的史事,成书于唐高祖武德年间。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626—649年在位 ) ??? 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窦皇后四子表 齐王 603-626 李元吉 四子 早夭 李玄霸 三子 秦王 598-649 李世民 次子 太子 589-626 李建成 长子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让位。 唐长安城示意图 尉迟敬德像 尉迟恭(公元585—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李世民的大将。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等人伏兵于玄武门。李世民射死李建成,尉迟恭射死李元吉。 含元殿遗址 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远眺含元殿遗址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考古 魏征墓(陕西唐昭陵旁) 魏征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唐初政治家。李世民即位,喜他直率,擢为谏议大夫。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器重,迁为尚书左丞。 纳谏 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政要·君道》 (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逝世),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魏征传》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图表 治国方略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决策) (执行) (审议)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 ——《贞观政要·崇儒家》 唐太宗曾对魏征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竟进矣”。 ———《资治通鉴》 唐太宗时任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等职,封齐国公,又徙赵国公。贞观年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永徽 二年(651年)奉命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三十卷。 长孙无忌 (?—659年) 房玄龄(579—648年) 房玄龄 ,唐初大臣。贞观元年为中书令,后改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长期执政,与杜如晦并称贞观贤相,死后陪葬昭(唐太宗)陵。 杜如晦 (585—630年) 杜如晦,唐初大臣。太宗即位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