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成果:感悟历史,寻找抗日老尊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成果:感悟历史,寻找抗日老尊
工作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成果:感悟历史,寻找抗日老尊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成果:感悟历史,寻找抗日老尊
伍涛指导老师:陈杰内容摘要:抗战时期,重庆是陪都,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重庆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个被长期遗忘和淡化的历史事实,就是十几万重庆健儿出川抗日,共赴国难。这批重庆健儿是抗战百万“川军”中的一部分。他们参加了抗日正面战场的许多重大战役。大后方,重庆人不偏安苟全,为争取国家,民族的自由与独立,勇敢上前线,慷慨赴死,英勇杀敌,可歌可泣。在文字堆里很难找到这段历史。影视文艺中也少有这段历史的再现。重庆健儿出川抗日的大量史实,将陆续发掘整理。当年重庆出川的抗日将士部分战死疆场,大部分后来也身老病死,现在活着的老兵很少了。实践目的:我们利用我们的假期空余时间,对抗战老兵的采访做相关调查与记录。这有利于我们深切的了解历史,牢记历史。帮助我们近距离的关注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加深我们对抗战老兵的关爱。实践内容:对周边抗战老兵的的采访记录和网上报刊等的采访记录做相关的编辑和整理。调查方法:实地调查、书籍报刊、网上发帖实践结果:作为老兵他们当然很自豪,从他们说话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从他们的眼神中还让我看到过去的艰苦生活。我问了一下他现在有没有什么补贴,不是他难为情,我也觉得他的补贴太少了,一年也就几百块钱,也就一个月的生活费,因为时间短暂,他没有跟我讲太多。作为一个老兵,生活肯定要的,工作了好几年,因为年龄的原因,自己慢慢的找到政府的人员才找到了退休工资,现在他加上低保一个月还是有六百块钱,也算是够自己的生活。有个爷爷是去了抗美援朝(第三批)的,他跟我讲过去的生活的时候眼睛里都泛着泪花,他虽然不是一名大将,但是也是一位的英雄,他跟我讲他们那个时候很穷,志愿去当兵保卫国家,只有国家富强了,自己以后才能富裕。实践心得:过去的生活艰苦是人人都不否定的,现在的我们生活虽然过得还算不错,但是是过去军人通过热血换来的,在过去中国饱受外来国家的侵略,整的国家不想国家,但是一批又一批有志分子带领着中国走向一个强胜的国家,他们带领着军队与外来侵略者相抗衡,二万五千里长征这种艰难的时期,哪一个人不说一个服啊,我们的先辈用自己智慧和身躯为我们打造了今天这个幸福的局面。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因为它是用我们前辈的鲜血和生命铸成;今天的国富民强来之不易,因为我们曾经饱受外国侵略列强的欺侮。所以,请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一、探访对象及其基本情况:姓名:胡俊杰出生年月:1923年11月现住址: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白羊坪向家乡老场
二、探访对象出生及参军历程:参军历程:(简历)重庆万州籍抗战老兵胡俊杰,今年87岁。1939年入伍,出川到第九战区湖南,江西参加抗战。亲身参与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历尽艰辛。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离开军队。值此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胡俊杰口述当年那段难忘的历史。 为当兵吃粮混进军队 新兵胆小或大哭或跳船。我的祖籍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白羊坪向家乡老场。家境贫穷,两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在云阳一家小煤矿帮人,自己13到15岁在一家小煤窑当童工,在伙房打杂。 1939年9月,乡里招募壮丁,到处张贴告示,日本人进犯中国,杀人放火,前方战事吃紧,急需补充兵源,号召青壮年参军抗日,报效国家。 我当时还差3个月满16岁,冒充17岁,为了当兵吃粮,托胡家一个堂姐说情,在新兵连补了一个名字。新兵团番号为30集团军抗日志愿兵团,我编在新兵一团一连。连长叫熊林,团长叫熊科云,后来在30集团军特务营当营长。 1939年10月初。新兵团在万县高笋塘新营房集结两日,乘船从万县出发,船是民生公司的“民本”号。船行不过2-3里,新兵有人大哭,也有人跳船,胆小怕死,不敢上前线,接兵的长官鸣枪示警,抓回两名逃兵。新兵团沿水路经云阳,夔府,巴东,还不到宜昌就弃船走旱路,步行3千多里,草鞋走烂,就打赤脚。经津市,洞庭湖,益阳,铜鼓,路上餐风露宿,累病交加,有的新兵就死在路上。经过30余天的急行军,到达江西境内的山口镇30集团军总部,新兵补充到30集团军的72军和78军。30集团军总部后来转移到修水县栏古桥王家祠。当时30集团军属第九战区序列,30集团军总司令是王陵基,王陵基兼任72军军长,72军后来还有一任军长姓韩。78军军长是夏首勋,江津人。第九战区长官是薛岳将军。武宁,修水一带摆了3个集团军,除了30集团军以外,还有19集团军(罗集团,罗卓英部),27集团军(杨森部)。10万人左右。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