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网引入ngn的演进策略与组网方案 developing strategy and networking solution of ngn technology in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力通信网引入ngn的演进策略与组网方案 developing strategy and networking solution of ngn technology in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第28卷第177期 电力 系统通信 V01.28No.177
200 forElectricPower ·21·
7年7月10日Telecommunications Jul.10,2007
System
电力通信网引入NGN的演进策略与组网方案
李伟英1,高扬2
摘要:论述了NGN的技术体制与优势,分析了目前电力通信业务的主要需求、技术特点和发展趋
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NGN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演进策略,并给出了NGN在电力通信网
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应用方案,包括承载网络的建设、与原有PBX网络的互通、实时业务的
QoS方案、网络容灾方案、网络管理方案等。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电力通信;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N915.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641(2007)07—0021—05
支持通用移动性,从而向用户提供一致的和无处不
0 引言
在的业务。
Generation 1.1
下一代网络(NGN,Next Network) NGN网络的体系架构
的出现,在网络开放性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代表了 分组化、开放、分层的网络架构体系是下一代
网络发展的方向。20世纪末,发达国家陆续开始 网络的显著特征。NGN划分为4个层次:
试验、部署NGN系统,并获得了一定的经验。2001 1)业务层:主要利用各种设备为整个体系提
年,中国的各大制造商、运营商和科研机构纷纷致 供业务上的支持;
力于NGN的研制、生产和试验,无论是电信运营商 2)控制层:主要完成接人控制、资源管理等功
还是设备制造商,都在不断地探讨下一代网络的特 能,其核心是软交换(SoftSwitch);
点和新的市场增长点。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 3)传送层:用于承载媒体流的高带宽分组网
铁通、中国联通等运营商都十分重视NGN技术的 络,要求有一定的QoS保证;
发展,逐渐在国内一些城市开展基于NGN技术的 4)接入层:提供各种宽窄带、移动或固定用户
下一代融合网络的试验。目前,NGN技术在中国 接入。各层之间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互连。
逐步进入发展时期,部分运营商的NGN网络已经 NGN网络体系架构由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开始商用。 1)软交换机:NGN的核心控制单元。
NGN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 2)媒体网关和智能终端:媒体网关的主要功
作用,但对NGN的引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 能是为用户提供网络的接入,在网络层实现窄带与
解决。网络的演进应该是平滑的,需要充分考虑保 宽带的互通以及媒体信号的转换。根据功能的划
护现有网络投资,以及新技术引入后对网络使用、 分及所处位置,媒体网关可以分为中继媒体网关、
维护、管理带来的新压力。 接入媒体网关及综合接入网关。终端的发展也越
来越智能,包括直接具有以太网接口、SIP的终端、
1 NG
N概述
各种IP软终端和IP硬电话以及安装在PDA上的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在
智能应用软件和无线IP电话。
2004年2月给出了NGN的定义:NGN是基于分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的动态交互仿真平台(二)支撑层设计 dynamic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power market and power system part two support layer design.pdf
- 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的动态交互仿真平台(一)功能设计 dynamic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power market and power system part one function design.pdf
- 电力市场下直接负荷控制决策模型 a decision model of direct load control in electricity markets.pdf
- 电力市场制度研究(二)电力市场交易费用分析 research on electricity market institutions part two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of electricity market.pdf
- 电力市场制度研究(一)电力市场产权制度设计 research on electricity market institutions part one design of property right institution of electricity market.pdf
- 电力市场中的电价分布问题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prices in electricity market.pdf
- 电力市场中mcp和pab机制的swarm仿真分析 simulating analysis on mcp and pab mechanism based on swarm in power market.pdf
- 电力市场中的电价预测综述 a review of electricity price forecasting in deregulated electricity markets.pdf
- 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的动态交互仿真平台(三)应用层设计 dynamic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power market and power system part three application layer design.pdf
- 电力市场中大用户直购电相关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big users' direct power purchase in electricity markets.pdf
-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pdf
- 电力通信指标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power communication index system.pdf
- 电力网络调频容量释放过程及其指标体系 research on release of power grid frequency regulation reserve and its index system.pdf
- 电力网络拓扑分析与源流路径链生成算法 algorithm of power network topology analysis and path chains generation.pdf
- 电力网无功补偿与滤波回路中谐波问题的分析 analysis of harmonic problems in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nd harmonic filter circuits of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pdf
- 电力系统pmu优化配置方法综述 survey for optimal pmu allocation in power system.pdf
- 电力系统避雷器用zno压敏电阻研究进展 development of zno varistors in metal oxide arrestors utilized in ultra high voltage systems.pdf
- 电力系统充裕度评估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package for power system adequacy assessment.pdf
- 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边界拓扑性质及边界算法 study on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boundary of power flow feasibility region and algorithm for boundary computation.pdf
-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轴系模型研究 shaft models of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in power system.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