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如何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浅议如何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摘要】目的 总结如何能更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发病率。方法 分析产后出血的几种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以便更好的预防产后的出血。结果 产后出血的预防方法亦可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结论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尽量降低发病率,减少其出血量,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9-064-02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成功的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生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产后出血的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机制障碍。其中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90%。引起宫缩乏力的危险因素有全身因素,产科因素,子宫因素及药物因素等。如未及时抢救可致死亡,有的因休克时间过长,即使挽救了生命,但因脑下垂体缺血坏死,发生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的严重后遗症;有的因失血使身体抵抗力降低,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因此,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尽量降低发病率,减少其出血量,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1 产后出血的原因
1.1 子宫收缩乏力 是子宫肌纤维松弛,其原因有局部性和全身性,是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2/3以上。
1.1.1 全身性 多因产程延长,影响产妇睡眠、饮食,精神、体力消耗,造成子宫收缩无力,或因患有急慢性疾病、临产前后使用大量镇静剂,均能导致子宫处于松弛状态,造成产后出血。
1.1.2 局部性 ①子宫过度膨胀,如羊水过多、双胎、巨大儿等,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分娩后子宫肌纤维不能迅速收缩,造成出血;②子宫肌纤维有退行性变;③子宫发育异常或子宫肌瘤等;④前置胎盘等均会影响子宫收缩[1]。
1.2 胎盘滞留 当胎儿娩出30min~1h,胎盘尚未娩出称为胎盘滞留,是引起产后出血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据胎盘与子宫壁间的不同关系,胎盘滞留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剥离而滞留的胎盘,因子宫收缩乏力,腹肌过多松弛或因膀胱胀,使产道下段有暂时性狭窄,剥离的胎盘发生滞留。②胎盘嵌顿:因子宫局部有收缩环,使胎盘阻塞于环的上部,多见于产力异常,或使用宫缩剂不当。③胎盘剥离不全:一部分剥离,一部分未剥离,剥离面的子宫壁血窦开放出血不止,多见于胎儿娩出后,过早按子宫牵拉脐带而造成。④胎盘粘连:胎盘一部分或全部不能及时从子宫壁剥离,尤其部分粘连容易出血。⑤胎盘残留:胎盘一部分或副胎盘残留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⑥植入性胎盘: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层发育不全而植入子宫肌层内,如一部分植入,一部分剥离面即出血。
1.3 产道损伤 常见子宫颈裂伤,阴道穹窿部损伤,阴蒂、外阴部静脉曲张破裂,亦可引起出血[2]。
1.4 凝血功能障碍 如肝功能损害、贫血、血小板减少、紫癜、羊水栓塞、死胎、子宫胎盘卒中等而引起DIC造成凝血机能障碍,导致产后大量出血。产后出血可发生于胎盘未娩出之前或胎盘娩出之后,若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很快出现休克,要进行积极抢救,否则会导致产妇死亡。对缓慢的中、轻度出血,容易被人们忽视,其出血总量,亦相当可观。我们知道,人体对失血有一定的代偿功能,在短时间,脉搏、血压不会有明显改变,往往当发现时,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全身出汗等危险症状均已出现。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对缓慢性少量出血要严密观察,准确记录出血量,及时寻找出血原因,积极处理。另一方面,因个人体质有所不同,有时出血量虽然不多,也可致休克。出血有内外两种,外出血易引起注意,内出血易被人忽视,有时因工作忙,或因经验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往往等到产妇移动时,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这种情况很危急,往往措手不及。因此,当第三产程结束,接生者不可马上离开产妇,要定时按摩子宫底,了解宫缩情况,如发现宫腔内积血,要将血块挤出,以免影响宫缩。
2 产后出血的预防
2.1 做好产前检查 产后出血的预防,应贯穿孕产期全过程,这是预防产后出血最重要的措施[3]。产前检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孕期保健,开展孕期卫生宣传,预防妊高征;②发现营养不良、贫血者予纠正治疗;③凡有出血倾向孕妇,在预产期前两周查血色素、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必要时给口服维生素C加维生素K或补血剂等。
2.2 产前检查的注意事项 入院的孕妇产前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了解门诊产前检查情况记录;②询问既往史,尤其是经产妇分娩史、产后出血史及最后一次刮宫时间;③认真检查及早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在待产期间口服维生素C加维生素K,产程开始肌注维生素K或止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