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气候效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PDF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气候效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气候效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第18卷 第2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双月刊) Vol18,No2   2016年3月 JournalofCapitalUniversityofEconomicsandBusiness Mar.2016 DOI: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602016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 技术进步的气候效应 马建平 (中华女子学院 金融系,北京 100101) 摘 要:基于中国1980—2013年碳排放、经济、能耗、环境等数据,构建气候效应分解模型,将气 候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传统意义的结构效应、低碳意义的结构效应、传统意义的技术效应和低碳意义 的技术效应。协整分析显示,主要正向气候效应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主要负向气候效应是能耗 强度下降和低碳环保技术投资带来的双重技术效应,高排放行业增加和低碳能源占比上升带来的正、负 结构效应都较低,其中负向结构效应低于正向结构效应。 关键词: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气候效应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16)02-0123-06 减少碳排放可以通过压缩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技术水平等途径实现。其 中,压缩经济规模等于限制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显然不可行。因此,只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和提高技术水平来达成。众所周知,中国近些年来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能源,提高 技术水平,这对遏制排放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些努力究竟产生了多大的气候效应并不清楚。定量 测度各因素作用程度,对识别减排贡献因素及确定未来着力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研究 气候效应研究是环境效应研究的延伸,是利用环境效应分析理论从经济活动对常规污染物的影响效 应分析嫁接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效应分析。环境效应分解分析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格罗 斯曼和克鲁格 (Grossman&Kruger,1991)首先将经济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分解成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 [1] 术效应,认为经济政策的环境总效应不仅取决于规模效应,还取决于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在其研究 基础上,安特维尔等 (Antweiler,etal,1998)在一个包括污染品和清洁品两部门的框架下构建了环境 ^ ^ ^ ^ ^ ^ ^ ^ [2] 效应分解模型:z=y+ +e,其中z为环境总效应,y为规模效应, 为结构效应,e为技术效应 。随 φ φ 后,国内外涌现了大量的环境效应相关实证研究成果,如勒温森 (Levinson,2007)实证分析发现美国制 造业过去30年虽然产出增长70%,但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了60%,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引致的技术效 [3] 应和制造品结构优化引致的结构效应,其中又以技术效应为主 。罗 (2007)实证分析发现进口和出 [4] 口均降低了排污强度,产生正向技术效应 。曲如晓和马建平 (2009,2010,2012)对环境效应问题进 行了连续性研究,先后利用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分析了出口贸易与环境目标相容性问题、环境技术效应和 收稿日期:2015-08-09 基金项目:中华女子学院重点课题 “资源禀赋、地区差异与低碳发展的差别化路径选择”(KG11-02002) 作者简介:马建平 (1974—),男,中华女子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绿色金融、环境贸易。 123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