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海芳:历史专业知识解读
* 北洛中学 许海芳 2007.9 、纪年方法简介 二、选拔人才制度的沿革 四、古代工艺 三、古代帝王的称谓 纪年方法简介 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中国从辛亥革命后的次年(1912年)起采用公历月、日,但同时采用中华民国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 (一)干支纪年法 农历纪年法叫干支纪年法。它起源于夏朝,又称夏历,对农事有指引作用,故称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它以十位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位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配对纪年,周而复始。 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二)公元纪年法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这种纪年体系开始在欧洲各国采用。 选拔人才制度的沿革 在中国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官吏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从夏商周直至春秋时期,官员的选拔采取的是“世卿世禄制”。 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战国时期,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了军功制和养士制。 ★军功制就是把功劳的大小作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条件。在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利禄官爵专出与兵,无有异施也。” ★养士制就是由执政的高级官员豢养一批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作为人才储备,为己所用。 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任子、赀选等方式。 察举是推荐官员的制度。 ★ 征召是皇帝对特殊人才直接聘任的选官制度。 ★辟除是长官直接聘任部下的一种方式。 ★任子是对高级官员子弟的一种特殊照顾方式 ★赀选是对官吏的资产限制。 ★ 魏晋时期,兴起门阀政治,名门大姓把持朝政。与此相适应,九品中正制成为这一时期特有的选官制度。 评价标准是家世和行状两个方面,家世包括祖辈资历和门户声望;行状包括道德行为和才干能力。据此分为九等,已备选用。 隋唐时期在官吏选拔上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 科举制与察举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察举制是由他人推荐,考试为辅;而科举制为自我推荐,以考试定取舍。 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明清的官吏选拔中,最重要的也是科举,但与宋元不同的是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实际上是古代科举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技术手段上,达到了古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 古代帝王的称谓 (一)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庙号的选字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三)谥号:王、公、卿、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谥法有一定的规则: 尊贤贵义称”恭” 刚强直理称”武” 温柔贤善称”懿” 由义而济称”景” 柔质慈民称”惠” 除残去虐称”汤” 悯民会椅称”文” ......等 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意。 (二)年号: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煤矿供电设计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示例.pdf VIP
- 脑卒中后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ppt VIP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pdf VIP
- 2025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word文档)完整版.doc VIP
- 绿色建材应用计划与措施.doc VIP
- 2025年下半年扬州大数据集团公开招聘3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练小题刷大题提能力:专题 02 建议信 (应用文写作)(解析版).docx VIP
- [轨道交通 客车电气装置]塞拉门.pdf VIP
- 专题 02 建议信 (应用文写作)-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练小题刷大题提能力(原卷版).docx
- 项目九模拟驾驶教学设计---稷山县蔡村初中赵柳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