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文化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中国文化书院

走进中国文化书院 张 新 民 作者简介:张新民,西历一九五〇生,先世武进,祖籍滁州,曾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兼院长,现任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会长、贵州省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阳明学刊》主编。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撰有《贵州地方志考稿》、《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等12种学术专著及古籍整理著述,并在《中国文化》、《民族研究》、《文献》、《中华文史论丛》、《佛学研究》、《汉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黔灵丛书》、《阳明学研究丛书》、《中国文化书院学术文库》等大型丛书。 一、引? 言 ? 中国文化书院者,乃一方弘道之场也。有感于东方文化百年颠倒,一线道统命脉若存若亡;欲恢复文化之生机,必植根于人心,契合于天道;遂长期坚持严正之学术立场,认真开展各种研究讲学活动。目的在于发掘、研究、弘扬、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并将此优秀文化贡献于世界人类,促进国内外和平秩序之健康发展。而无论个人或群体,均获得安身立命应有之归宿;人类亦朝着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之方向,有本有源赓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中国文化书院有清凉之人文美景,有幽静之自然环境,有古雅之园林建筑,有浓厚之文化氛围,足以陶冶身心,涵化人格,升华境界,澡雪情操,实乃培养高级人才之理想场所,亦为师生学习工作之静谧家园。全院以古典园林建筑风格为主导性符号,辅以现代性建筑新元素,依山伴水,藏风聚气,院墙蜿蜒,曲径通幽,梁栋错落,亭阁棋布。有勉学堂学术精神之庄严神圣,有琴轩游艺逍遥之轻松活泼,有传习室可供交流商榷,有藏书楼可作潜研修读。山色溪声伴青年学子朗朗读书,菊香竹韵共纸墨笔趣奕奕生辉,实为修身养性之圣地,传道解惑之佳所。。中国文化书院虽僻处西南一偶,亦含无量活泼创造生机,保存文化传承一线命脉,见证民族精神不死大义。斯亦可谓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无量为一,一为无量耳。 ? ? 孔子铜像 ? 书院正门 ? 二、 院前门径建筑 中国文化书院门前竖有孔子铜像一尊,乃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馈赠。孔子为轴心时代之巨圣伟人,其一生成就,可以一联概括: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 孔子乃圣者,然衡之世界各国,亦可称为最早以“有教无类”为办学原则之教育家,人类最有持续性影响性并不断引起后人解读兴趣之思想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便创立以“仁学”为中心之理论体系,力图扭转乾坤,重建人间秩序,维护人之存在尊严,激活文化创造生机,开创一国民族之价值发展方向。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乃千古名言,成为人类道德自律金言,表达人类共同价值诉求。孔子一生致力于仁爱、和谐、正义、和平之事业,长期在国人心中享有崇高地位,以致获得万世师表美称。孔子铜像盛服正容,双手合揖作致礼状,最能象征中国文化礼乐教化精神,亦最能显示雍容谦退之生命力量——不仅要透过礼乐文明形态成就自己之德性生命,维护自我之生命尊严与人格精神,而且要以谦逊平和之道自处自让,随时随地尊重他人之生命尊严和人格精,立己则立人,达己亦达人。中国文化之理想为人与万物各正性命之自由发展,是开出与日月交互辉映之万世太平,从孔子塑像所象征之仁爱、宽容、和平、中正精神,即可看出中国数千年文化一贯拥有之道德理想与超越情怀。 中国文化书院大门西侧塑有正安县人民政府馈赠之尹珍像,像为手捧简牍读书造形。尹珍乃东汉恒帝时人,以生长遐荒,未渐庠序,乃远从汝南许叔重学五经,又师事应世叔受图纬,学究天人,贯通三才,遂还乡传播儒家思想,于是南域始有学焉。故黔中学者多以其为文教鼻祖,以为一方礼乐教化,发祥当溯至东汉之年,启宇则在南天之外。遂建祠造像,长期奉祀。清人赵遵律尝题有一联,最能说明其事迹及影响: 曰务本,曰乐道,文翁后觉,武侯先知,陋尽洗牂牁,绍五百年前邹鲁; 若图训,若经书,北方受学,南向设教,天使为木铎,绚三千里界荆梁。 与尹珍造像相应,书院西侧尚竖有一巨型石刻,上镌“贵山书院”四字,为锦平县人民政府赠送。贵山书院创立于雍正十三年(1735),乃清代贵州三大书院之翘首,既上承明代正德年间创建之龙岗书院,又为贵州大学成立之前身。贵山书院历来人才济济,影响甚大,贡献殊多,足可代表一时代之文脉气运升降沉浮。明清两代,贵州人才辈出,登科甲受擢用,乃至以文章功业名世者,数量不知几许,今人每以“七千举人,八百进士”形容之。不少即为贵山书院培养之学生,门墙之盛可谓前所未有,。 书院正门石牌横梁题有“中国文化书院”六个大字,乃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亲笔书写。任先生为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学家,学术声名享誉海内外士林,曾主编过多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皆为学界扛鼎之作。任先生生前曾高度评价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希望能传承中国文化道统精神,发扬儒家和谐中正思想,成为西南学术文化重镇,开展国际学术对话与交流。 书院历史上萌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