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种业综合 问题
第一节 调整种业管理机构建议
我 国种子产业正面临着重大 的结构调整 ,基
本特 征是 育种 技术 的商业化 发展 和种 子 公 司生
产 、经营彻底商业化运作 ,这必然诱发我 国种子
产业结构 的横 向和纵 向调整 。但是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设置 的农作物种子行政事业机构不能适应市
场经济 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 阻碍 了种业体制 的
改革 。这里谈到的管理包括行政和技术管理 ,在
经济发达 、技术进步 、市场开放 的未来 ,技术管
理显得尤为重要 。
一、我 国种业管理机构设置现状
目前 ,我 国种 子产 业 正 处于 大动 荡 、大分
化 、大改组 的蕴酿 阶段 ,发展趋势是横 向结构调
整和纵 向结构调整 ,其调整 的动力是商业 育种 ,
这必然 引导和促进种子公司与管理彻底分开 ,真
正实现企业化并进行股份制改组 、改制 、改造 ,
使种 子 公 司之 间必将 引发兼 并潮 。在 改革 过程
中,旧的管理体制 、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渐渐失
灵 。种业管理机构对市场经济 引发的种业变革缺
少足够 的思想认识 、政策法规 、技术储备 、管理
手段及其相应 的机构设置 ,在重大 问题上难 以把
握 决策方 向 。从农 业部来说 ,企业 已经脱 钩 ,
第 2 页
政、事职能也有一定划分,但 尚不明确,往往相互牵制、扯皮的事不
少。种植业管理司种子及植物检疫处负责国家的种子行政管理,全 国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种植业管理司领导下具体从事种子行业 的技
术指导,植物新 品种保护在其他司局管理,容易各 自为政,随着时间
的推移 ,尤其是 《种子法》的实施和加入 后 ,矛盾将 日趋突出,
主要表现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协调性、政策缺乏一致
性和可操作性。
从省级机构来看 ,种子管理和经营有 的已经分开 ,有的还未彻底
分开 ,有 的还在观望 ;省级 品种 审定一般 由省种子管理站 (局 )负
责,但植物新品种保护有 的在省级种子管理站,有的在省农业厅科教
(技 )处 ,更 不 协 调 。
地区和县级种子管理站职能不明确,矛盾 比较突出,尤其是管理
和经营尚未分开 的地区和县,地方保护 问题 比较严重 。一般来讲 品种
是按生态区推广 的,大部分农作物品种其推广范围都远远超过了地区
的行政范围,即使是省级审定的品种往往也适应在几个地区推广 ,但
因有的县 (市)画地为牢,限制了品种跨地区推广。
我国种业管理从上到下,还缺乏集中统一协调机制:一是农业部
和省级种子管理机构设置 比较混乱,尤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审定的
关系方面不够协调。品种审定、植物新品种保护、转基因管理等机构
分设,不利于相互衔接和协调,政出多门,造成无法操作的局面 。二
是地区和县级种子管理机构设置重叠明显,造成相互牵制和扯皮,给
地方保护创造了条件 。三是对于 中国种业发展尤其是大型种业集 团的
形成设置难 以逾越的障碍 ,不利于种子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