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和民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具和民俗

HYPERLINK /HTM/yangjiuwang/yangjiufuwu/ZHUANJIA/HUWENYAN/jiajumingsu/jiajuyumingsuzong.htm 家具与民俗   一、民俗、社会生活与家具 ??? 民俗是随着人类生活而诞生,又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与社会紧密相关,民俗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居住、服饰、饮食、家具等等。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产生出许多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都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的民族感情、民族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生活模式,以及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 在周朝以前,人们不能理解和无力征服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他们认为万物的背后有一神灵的操纵。为了繁衍生存,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庇护,从而产生出原始的宗教和巫术,从而出现了许多禁忌和祭祀的风俗,这便是最占老的民俗事象。 ??? 随着奴隶制度的完善,奴隶社会的鼎盛期——周朝的建立,中华民俗也进入了规范期。周公主持了制礼作乐,制定了周朝的礼典——《周礼》,而后《仪礼》、《札记》又相继出现。这些古代的礼乐典籍,实际上是将民间大众相染成俗、相沿成习的许多风俗,加以整理、提 炼和规范化,使之上升为有利于维护奴隶制度的礼俗。 ??? 三礼中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祀礼等,都是在民间风俗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是这些民俗被贵族垄断以后,就“礼不下庶人”了。然而,我们是可以从这些礼俗中,窥见周以及周以前的民俗之端倪。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礼俗,在周以后的几千年里,一直影响着后世, 乃至今日。 ?? ??? 春秋战同时,“礼崩乐坏” 带来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民间风俗冲破了“礼”的束缚,如泻之千里的决堤之水,得以迅速、广泛的发展.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大量民俗民风的记载。 ??? 汉代,由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人民生活安定,民俗活动也随之兴盛起来。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期,同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达,带来了科学的进步,如司马迁等人创立《太初历》,采用了夏朝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并确定了二十四节气。这一创举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如今留传下来的所谓夏历,以及大部分以岁时为序的节日风俗,如除夕、元旦、元宵、端午、重阳等,都是在汉代得以成型的。但同时汉代又是一个崇信神仙方术的迷信时代,王充的《论衡·订鬼篇》中说:“凶福之家,或见蜚尸,或见走凶,或见人形,三者皆鬼也。或谓之鬼,或谓之凶,或谓之魅,或谓之魑。”因此汉代的节日风俗,大部分是为了驱鬼消灾的。汉代节日大都披上神秘与恐怖的外衣。后人说,汉代的“神仙成灾,方术泛滥”,一点不为之过。 ???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佛教、道教的发展、深入,社会的民俗事象,增加了新的内容,出现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民俗,如浴佛节等。 ??? 隋的统一为唐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又为中国的民俗发展创造了契机,唐代成为中国民俗的大裂变时期。? ???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被史家称为 “汉唐盛世”,这是继汉代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期。我们仅以节日风俗为例,来看看中国民俗的变化与发展。? ??? 唐代的民俗,虽然形式上继承了前朝,但内容与前朝迥然不同。由于国家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社会氛围的祥和,节日风俗一扫汉代的神秘与恐怖,而转化为欢快的娱乐活动和亲切的礼仪活动。节日不再是驱鬼和消灾,节日真正成为欢歌笑语的佳节良辰。如春节的贴门神,汉代所作的桃木人形,是为了请神荼和郁垒守门防鬼入户的。唐以后的门神,五代时兴起的春联,以及放爆竹等等,都是为了装饰门户和纳福吉庆。元宵节在汉代祭祀太乙神,而到了唐代则发展为花灯盛会。清明节除了扪墓祭祖,在唐代又风行郊游和踏青。端午在汉时被说是“恶日”,《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止恶气。”但隋唐以后逐渐演变,唐代的端午,宫廷里大宴群臣,诗赋酬唱不绝于耳。传说中纪念介子推、纪念曹娥等,逐渐统一为纪念屈原的礼仪风俗。 七夕节虽然成型于汉代,但当时依然是神秘色彩很浓,杜撰出汉武帝七夕会王母的荒诞故事。而到了唐代,七夕夜不仅盛行乞巧,而且家家产户设香案,陈瓜果、摆酒宴,欢度女儿佳节。中秋节更是定型于唐代,在金风送爽,菊花香飘的季节,从皇宫内院到里巷之家,无不于中庭没案拜月,备宴赏月,真是赏心悦目之极。而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已由登高避灾转变为登高赏菊,三三两两相约秋游与郊饮……这一切都说明,唐代的国势强盛与世风宁和,使得所有节日风俗一扫汉代以来的晦暗,而成为欢乐团聚的良辰佳节。 ??? 唐代以后的节日风俗,虽然在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中有些变化,但基本上是沿袭唐制和唐风而定型,并沿袭至今日。以上我们从汉族的节日风俗演变中可以看出,民间风俗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这些节日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