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港口-国家卫生计生委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港口》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受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委托,经卫生计生委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项目编计划于2016年1月启动起草工作, 2017年12月完成。
主要起草单位: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萝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秦皇岛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
主要起草人聂维忠、梁慧杰、聂新志、贺骥、王凤山、赵峰、郭天宇、李西标、刘明杰、刘恩东等。
本标准由各起草单位标准制修订专家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组共同完成。其中主要起草人聂维忠负责本标准的总体规划、组织落实和标准文本的编写修改等工作,其他成员负责标准资料收集汇总和技术分析,并参与标准文本的起草、征求意见、文稿修改、现场验证等工作。
标准起草小组经过认真细致地讨论,依次完成了工作讨论稿、征求意见稿,提交专家征求意见。
二、制定本标准的意义
鼠类、蚊类、蝇类和蜚蠊是重要的病媒生物,它们不仅骚扰人类生活和休息,更重要的是传播诸如鼠疫、黄热病、霍乱等检疫传染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西尼罗热、疟疾、丝虫病、乙脑、肺结核、伤寒等多种严重传染病,在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
国内外贸易中90%的货物是经由港口装卸转运完成的。港口作为货物运输的集散地,人员众多,面积广大,生产生活功能齐全,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进出港货物和所需的生产生活物料种类繁杂,数量巨大,存在大量适宜病媒生物生存栖息孳生的场所和环境及充足的食物和水源,为各类病媒生物栖息孳生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我国许多港口本身就处于虫媒传染病疫区之内,时有虫媒传染病发生、甚至爆发流行情况。如无科学规范的综合管理防控措施,港口区域及周边栖息孳生的病媒生物不但可通过咬啮、污损、叮咬等途径毁损货物和设施设备,影响人员生产生活,而且可传播各类虫媒传染病而危害港口人员健康,更可随装卸运输货物通过船舶和车辆远距离扩散到国内外其他港口和地区,引发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虫媒传染病传播扩散甚至爆发流行,甚至引发虫媒传染病在国际间传播扩散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危害。例如,世界上三次鼠疫大流行均是由船舶自疫区港口携带染疫鼠引发的国际间传播扩散所致,造成数亿人死亡。1902年,从塞内加尔起航的一艘法国军舰将非洲疟疾的主要媒介冈比亚按蚊携带到巴西,导致1930年巴西的疟疾暴发。黄热病也是通过船舶携带港口带毒蚊类自非洲传入美洲造成黄热病大流行。为此《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均把港口病媒生物作为重要的防控对象严加防控。
按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要求港口区域需保持无媒介状态。通过我们多年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国港口先后捕获了上亿万只700余种病媒生物,包括蚊类、蝇类、鼠类、蠓类、蚤类、蜱类、螨类和蜚蠊等,检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乙脑病毒、巴贝西原虫、莱姆病螺旋体等数十种种病原体。结果表明港口病媒生物具有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阳性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科学开展港口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控制工作,对防止病媒生物入侵,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维护港口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是《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技术补充,与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是一致的,是执行《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技术规程,在作用上是互补的。同时本标准结合我国港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际情况和技术需要,明确了港口鼠类、蚊类、蝇类、蜚蠊等病媒生物的综合管理工作技术要求、方法和操作程序等具体措施,注重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持与现有标准保持相互协调一致,对现有病媒生物防制标准体系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防止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疾病在港口发生传播扩散的危害具有积极的科学规范作用和技术支撑功效。
四、国外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标准情况的对比说明
WHO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以及《病媒生物综合管理规范》等文件中均把港口病媒生物作为重要的防控对象严加防制,但多是从宏观管理角度加以阐述和提出要求,未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技术标准和规范。本标准与其相比,是在吸收采纳国际通用的技术方法基础上,对其中所涉及的港口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的细化和补充,达到规范港口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的目的。
五、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以下原则
1、按标准要求编写标准的原则
遵循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