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规律性探讨-山东中医药网.PPT

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规律性探讨-山东中医药网.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规律性探讨-山东中医药网

经络辨证的思考与临证 山东中医药大学 高树中 2013-12-26 济南 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中医讲辨证论治,针灸临床应如何辨证?是否与大方脉相同?针灸临床辨证有无自己的特色与规律?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国特色的主义建设全部照搬马列主义和国外的先进经验是否可行? 针灸临床辨治规律的总结与提出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辨经论治 教材: 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中医药新世纪) 王华主编《针灸学》(高教、中医药十二五) 高树中主编《针灸治疗学》(上海科技精编) 高树中等主编《针灸治疗学》(中医药十二五) 针灸临床辨治规律 1.脏腑病——脏腑辨证为主 2.脏腑病之外的各种疾病——经络辨证为主 3.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常配合应用,结合八纲辨证确立治疗方案 脏腑病——脏腑辨证为主 五脏病取穴原则与规律:四关主治五脏;俞募穴、原穴 咳嗽、哮喘、肺痨、失音等肺系病:肺俞、中府、太渊;实加尺泽。 胸痹、心悸、失眠、神志病(癫狂痫、神昏等):心俞(或厥阴俞)、膻中(或巨阙)、神门(或大陵);虚加少海(如治失眠脏躁案,神不足、神有余) 思考:为何用俞、募、原?何时用心经穴?何时用心包经穴?《九针十二原》之十二原与今之十二原有何异同? 六腑病取穴原则与规律:俞募穴、下合穴(如何理解合治内腑?) 胃痛、呕吐、反胃等一切胃病(胃炎、溃疡、痉挛等)中脘、胃俞、足三里。胃俞常以内关代之,胃病三要穴。 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脱肛等一切肠病(急慢性肠炎、兰尾炎等)天枢、下巨虚、大肠俞──胃肠病三要穴:中脘、天枢、足三里(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思考:为何五脏病多用背俞?六腑病多用募穴? 思考:为何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大小肠病如何分治? 淋证、癃闭、遗尿、尿失禁等皆属膀胱病:中极、膀胱俞、委中 思考:为何说三焦属膀胱? 许多疾病皆可归结于脏腑. 如官窍病。目病可治肝。 思考: 为何人有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一个鼻子却有两个鼻孔? 为何人的两个眼睛常常不一样大?两个耳朵常常不一样高? 为何有些人的足小趾指甲是两块?至阴为何可以纠正胎位? 为何萍果是圆的?为何莱阳梨头部特大?而桃子的形状却恰相反? 为何长一点的鸡蛋多出公鸡?而圆鸡蛋多出母鸡? 为何“虎行雪地梅花五,鹤立霜田竹叶三? 经络辨证临证举例 目病:研究生题:目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 麦粒肿:太阳为目上冈:肩胛区反应点放血;阳明为目下冈:足中指放血或足大、中、次趾刺血 眉棱骨痛:昆仑;解溪。 落枕:后溪;绝骨 痤疮、面肌痉挛:足大.次.中趾刺血 牙痛:上下牙足手阳明 面口合谷收齿脉 阳溪贴大蒜。齿—肾(牙齿痛,吕细堪治);龈—胃(内庭)。叶天士验齿之法。 头痛:柴胡桂枝汤。经期头痛—头维放血。 耳病:三焦耳脉。耳穴的经络感传以三焦经最多为何? 背腰胸腹头面四肢病——经络辨证:有经则辨经,多经求阳明。 面瘫的经络辨治 几个问题的思考: 是否初起不宜针灸? 颅内型出现舌不知味等用中医理论如何解释? 面瘫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病?抑或兼而有之? 如何应用经络理论进行辨治? “太冲泻口口呙以速愈”的经络学依据何在? 面瘫的经络辨治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面瘫属足阳明经筋病:《灵枢.经筋第十三》:“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引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启示一: 在筋守筋,局部取穴为主,经筋刺法,足阳明唱主角,石学敏院士经筋排刺。 思考:研究腧穴特异性病种的选择 面瘫的经络辨治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面瘫多与外感有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邪之中人高也……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启示:面瘫病不尽属阳明,有时亦与少阳有关(耳部及乳突部症状体征)。病有浮沉,刺有浅深,针刺不宜过深,如可针刺透穴 思考:外邪是否只是风寒之邪或风痰阻络(牵正散)?外邪是否可以继续向里传变?向哪里传变? 外邪可以由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邪是否也可外窜经络? 面瘫的经络辨治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面瘫不尽属外感病,亦有内伤的因素。 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晕车等损伤脾胃,一则易感外邪,二则外邪容易内传胃府(苔乃胃气熏蒸所成。舌不知味知邪已传胃府)——合治内腑:足三里 肝经“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胆经“入耳中”临证所见,许多面瘫发病前皆有生气史。——肝胆郁火外窜经络:听觉过敏:阳陵泉;泪腺、口:太冲。 案例:肩痛、坐骨神经痛 肩周炎的经络辨治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灵枢.周痹第二十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