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设计及流程再造崔志坤
税收管理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设计及流程再造*
□ 崔志坤 李菁菁 丁 文
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构建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是我国直接税税收征管改革的方
向。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需要构建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直接
税的征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间接税,它需要一系列相关机制与制度的配合。
自然人税收征管信息平台和涉税信息管理制度,是实现自然人税收高效征管的重要
保障。本文基于我国自然人税收征管现状,提出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设计构想和相
关流程,以期对推动我国的直接税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自然人 税收征管 信息平台 现金管理 财产登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 物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
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完善地方 和建立主要围绕货物劳务税展开,国家的大部分税
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逐步建立综合与 源也都来自企事业单位。由此,便决定了我国主要服
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 务于货物劳务税和企事业单位纳税人的税收征管机
适时推进改革”,为我国今后直接税的改革指明了 制。从税收实体法的角度看,现行税种中税务机关直
方向。由于我国税收收入长期依赖于对货物和劳务 接向自然人个人征收的税种较少,纳税人多以企业
征税,征收对象主要是企业,对个人直接征收管理 法人为主。即使是直接针对个人征收的税种,在实际
的税种较少,即使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也多是采用 征收时税务机关也多采用代扣代缴的方式,而非纳
代扣代缴的方式,纳税人很少与税务机关接触。这 税人自行向税务机关直接申报缴纳,税务人员直面
一方面导致税务机关在直接税的征收管理中缺乏相 纳税人个人的机会较少。从税收程序法的层面看,现
应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导致直接税征收管理的机制 行税收征管机制主要是建立在货物劳务税基础上的
与流程没有建立起来。税制改革的关键是税收制度 以法人为重点对象的征管实践,税务机关对自然人
的可操作性。实体税种的制度设计再科学,若没有 的重视程度较弱,《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适
相应的程序制度作保障,税制改革的成效也将大打 用于自然人纳税人的征管机制安排相对较少。
折扣。2015年1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征求 (二)部分税种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制度结合效
意见稿》,增加了对自然人纳税人税收征管的相关 果不佳
规定。但从实践看,对自然人税收征管的制度构建 一方面,代扣代缴的征税机制在税收实践中并
还需考虑我国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未得到很好的执行。有些扣缴单位出于保护员工的
目的,少缴或不缴税;有的扣缴单位和个人甚至与
一、我国自然人税收征管现状 纳税人个人达成利益共同体,帮助纳税人偷逃税
(一)纳税人以法人为主 款,阻碍税务机关工作,造成税款流失。另一方面,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货 现行的自行申报机制还存在缺陷。自行申报机制虽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地方税体系研究”(项目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_以重庆统筹城乡中农民工土地流转为例.pdf VIP
- SN_T 2942-2011塑料原料热稳定性的评价差示扫描量热法.docx VIP
- 2025-2031年中国含乳饮料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docx
- 电气分系统验收签证.pdf
- DB64T 484-2007平原城镇绿地植物景观种植设计规程.docx
-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红色革命故事学习PPT.pptx VIP
- 碳汇基础知识.docx VIP
- 《公路运营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培训.pptx
- 深度学习在矿物识别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docx VIP
- 《HAF003-1991及HAD003-汇编核电厂质量保证法规和导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