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社会公益行动协会
台灣社會
公益行動協會
J0031
Unpacking the Impact in Impact Investing
揭開影響力投資的影響效益
原文「影響力投資何時才能創造真正的影響力?」
from the Fall 2013 Up for Debate feature.
作者:Paul Brest Kelly Born
來源: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 2013 年秋季刊
本文依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Derivs 3.0 License 授權翻譯 。主要作者
Paul Brest 係史丹佛法學院榮譽教授,並於商學研究所授課。Brest 於2000 至2012
年間,曾任惠普基金會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 總裁。
本文主題所談 Impact Investing 香港取其涵義 ,譯為「創效投資」;台灣則取其
字義 ,譯為「影響力投資」。請參閱本網站「知識平台」的「社企 101」中,另
一篇有關 impact investing 的入門作品:創效投資人指南-從微型金融學到的經
驗 。
誌謝:本文翻譯期間,承蒙輔仁大學胡哲生教授,靜宜大學鄧嘉宏、王友民、傅
瑞彬、張秋蘭教授,中山醫學大學蔡雅芳教授,及專業翻譯林美伶小姐指導 ,僅
此表示由衷感謝。 -編輯
愈來愈多人體悟到,除了公益團體與政府機構的援助,私人事業愈發能在解決社
會與環境問題上貢獻心力。在此同時,愈來愈多的投資者更表示其欲求「在獲利
同時也行善」。這些人即所謂的影響力投資者 (impact investors) ,他們尋求有益
於社會或環境的財務投資契機。然而,隨著影響力投資的快速成長,隨之而來的
問題之一,便是如何評估影響效能,以及擔憂對於同時達成社會影響與市場報酬
率 ,抱有潛藏不切實際之期望。
這篇文章是針對一些欲知其投資是否能確實促成社會或環境(以下簡稱「社會」)
目標的影響力投資者而寫。我們以下介紹影響的三個基本參數 (parameters) :企
業影響力 (enterprise impact),投資影響力(investment impact) 及非貨幣性影響力
(nonmonetary impact) 。企業影響指的是被投資企業所提供的貨品、服務或是其它
利益的社會價值。投資影響意指特定的投資者對企業所創社會價值的財務貢獻。
非貨幣性影響反映出投資者、基金管理人和其他人在貨幣以外,對企業之社會價
值包羅萬象的貢獻。
在影響力投資中,評估企業影響力的方法與一般評估並無任何差異,而該影響若
1
被不定時地應用在公共政策與公益事業時,則相對易於瞭解 。這篇文章主要的
貢獻在於闡明投資影響與非貨幣影響的概念。我們所考量最新及最引人好奇的問
題,即是否與何時投資者能夠在其投資中,同時獲得風險調整後的市場報酬率的
收益及產生真正的社會或環境影響:意即,投資者能否在賺錢的同時,也能有所
2
作為?許多影響力投資基金宣稱他們的投資者做到了 。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
在其估計有四億資金規模的影響力投資市場,大多數的投資獲得了市場報酬率的
3
收益 。
我們斷定一個特定的投資,只有在比投資前增加企業的社會成果質量,才會產生
影響。根據此定義,顯而易見地,補助 (grant) 或讓益投資 (concessionary
investments) (即犧牲一些財務所得來達成社會效益的投資)能有所影響:假設
上,一個尋求市場報酬率收益的一般投資者,不會以同樣優惠條件提供資本。
但如果一位影響力投資者不願意做財務上的犧牲,那麼他能做出甚麼市場無法提
供的貢獻呢?我們相信在公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