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必修三)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思维导引】解答本题需要注意: (1)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是因为“吸收”“借鉴”和“融合”。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解析】选C。题干材料强调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发展,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文化的包容性,①③符合题意;②否认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排除;④错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实践。 4.(2012·新课标全国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维导引】(1)解答本题涉及的知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排除法。 (3)解答本题的关键步骤:提取出“决定”和“为主”“为辅”的信息。 【解析】选B。材料强调在澳门多种文化求同存异,但没有涉及何种文化为主、何种文化为辅,①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地理环境能够对文化产生影响而非决定因素,②错误,且与材料无关。 【加固训练】 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代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解析】选C。题干中说明南京中山陵是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外陵墓建筑风格基础上的创新,是在传统建筑基础上的创新,是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点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社会广角】 共同的魂 共同的梦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 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团结统 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 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思考:为什么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 提示: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内在标识,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 失分误区·高考警示 失分点1:混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 疑难纠正:源远流长就是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博大精深是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习微点拨 【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 (1)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认识中华文化的,侧重历史悠久,属于纵向;博大精深是从其内涵上认识的,侧重横向。 (2)比较见证与原因: 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图示】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核心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提醒】不能把文字等同于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字指人类所有的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二者是包含关系。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呈现鲜明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展现出自身的特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化呈现多样化 中华各民族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习俗等因素,在文化上呈现多样化。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既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又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 作 用 地 位 源远流长 汉字 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 记载大量的史实,积累丰富史料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博大精深 文学艺术 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