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记简介及思想内容》ppt
史记 司马迁 史记的来源 《史记》的史料十分丰富,其来源综合起来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个来源是书籍。凡汉代以前古书,司马迁无所不采。经书、国语、国策、楚汉春秋、诸子、骚赋等都是他写史的重要材料来源。他在《史记》的许多篇章里都作了明确的说明。如《三代世表》中说“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于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六国年表》中说“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管晏列传》中说“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马穰苴列传》中说“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十二诸侯年表》中说“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五帝本纪》中说“予观《春秋》、《国语》”;《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等。这些都表明司马迁是广泛搜集并充分利用了当时所能得到的书籍资料来从事著述的。 《史记》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1.开创了纪传体,成为后世正史之祖。 《汉书》以至《清史稿》的25种断代史,皆模仿《史记》体例 2.考信求实精神,确立了史学的优良传统。 3.写人叙事、情节结构等方面的经验,为后世传记文学、小说提供了借鉴。 唐宋古文运动,倡导文章复古,反对骈文,更是把《史记》奉为正统的散文和学习的模本。魏晋志人小说、唐宋传奇小说的纪传式结构和文学技巧,宋元“讲史”一类的话本,蒲松龄《聊斋志异》传末“异史氏曰”等,都能看到受《史记》影响的痕迹。 * * * * * 史记常识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的体例 “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 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 第二个来源是档案。司马氏世为史官,司马谈曾任太史公,后来司马迁又继任此职,因此,汉初档案如诏令、记功册等都能见到,并且用作写史的资料。这一点,也可以在《史记》中得到证明。如《惠景间侯者年表》中说“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说“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儒林列传》中说“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等等都是。 第三个来源是见闻。秦汉史事,对于司马迁来说是近现代史。当时记载有缺,因此多赖见闻。如《项羽本纪》赞中说“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赵世家》赞中说“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刺客列传》赞中说“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说“苏建语余曰‘……其为将如此’”;《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这是得于所闻的。《李将军列传》中说“吾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游侠列传》中说“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这是得于所见的。 《张释之冯唐列传》中说唐子冯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郦生陆贾列传》中说“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田叔列传》中说田叔的少子“仁与余善,余故并论之”。这是得于交游的。这些从见闻和交游中得来的材料,不仅增加了史料来源,而且增强了《史记》内容的真实性。 第四个来源是游历。司马迁为了著《史记》,曾经登涉名山大川,访求史迹。如《五帝本纪》中说“余尝西至崆峒,北至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河渠书》中说“余登庐山”;《魏公子列传》中说“吾过大梁之墟”;《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余……适长沙”;《龟策列传》中说“余至江南”;《淮阴侯列传》中说“吾如淮阴”;《伯夷列传》中说“余登箕山”;《蒙恬列传》中说“吾适北边,……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等等。这些反映了他足迹所至几乎遍及全国,也说明了他周游各地与写作《史记》的密切关系。 《史记》的史料来源很丰富,然而就各个历史时期来说,史料的多少又很不平均。春秋以前间有缺略;春秋战国至秦比较详细;汉建立后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则详尽记载,篇幅最多。也就是说,时代越近材料越多。对于上古史事,司马迁当时已有文献不足之叹。刘知几在《史通·叙事》篇中称:“观子长之叙事也,自周已往,言所不该,其文阔略,无复体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和保健措施ppt.pptx VIP
- 2025年泰安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清梳联技术培训讲座.ppt VIP
- 信息科技新课标三年级第12课《认识数字作品》教案.pdf VIP
- 保安员装备配备与管理要求-GAT1278-2005.pdf VIP
- 无机化学 理论篇 第四版 第2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理想气体定律.pptx VIP
- 地贫筛查中的血红蛋白电泳.pptx VIP
- 新高考卷2025届高三物理10月大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VIP
- 2025上教师资格笔试考试试题与答案(初中道德与法治考生回忆版).docx
- 0102_CMMI5项目启动及规划.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