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监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主讲:杨丛樱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第二节 中国近代监察制度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概述 (一)萌芽时期—先秦 兼司监察的官员——御史。此外,对郡县及其官吏也进行经常性的监察。 (二)御史机构与监察制度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统一六国后,专门的监察机构应运而生。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最高监察官称御史大夫,下设御史若干人。一部分御史专察中央机关及其官吏;另一部分御史则派到地方监察郡及郡的长官。 汉武帝执政期间,在中央建立御史府、司隶校尉和丞相司直三个并立的监察机构,以强化对中央机关及其官员的监察。又将全国分为十三部监察区,在中央御史府设13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区)的监察事务,监察的重点是郡国长吏、诸侯王和地方豪强。 (三)一台三院制的建立—隋唐五代 针对两汉到魏晋南北朝中央设多重监察机构而导致监察权分散的情况,确立御史台为国家的最高监察机关。为了更好的发挥御史台及监察官的作用,唐代在御史台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加强了御史台内部的建设。 (四)御史台的进一步发展—宋元 “台谏合一”与“风闻言事” 元代:中央设御史台,在地方上建立了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负责监察地方官吏。 弊:言察相混,一是御史兼任言谏,二是元代轻言重察。 思考:从历史上的“风闻言事”得失,看时下的网络“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五)明清 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并特别提高了都察院长官的品位(正二品),以显示其对各级官吏监察的权威。 二、中国古代监察机构领导体制及其职权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创立了监察机构独立,自成系统的领导体制。 (一)秦朝 设置御史大夫。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府只对皇帝负责,与总管行政的宰相府并立;监察地方郡和太守的御史只对御史大夫和皇帝负责,与郡的行政、军事长官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 作为最高监察官的御史大夫与主管行政的丞相和主管军事的太尉一起,并称为“三公”,共同辅佐皇帝治理国家,议决大政。 (二)两汉 设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主官,以司监察。中央监察机关也都是独立于政府之外,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属于垂直领导。 (三)魏晋 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而御史的职权,也不断加强。 (四)隋唐 隋唐:“以法理大下,尤重宪官”,将御史台分为三院,各司其责: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五)宋代 中央与地方监察机构是分设的。中央设御史台和谏院,实行“台谏合一”;在地方上,设立通判,兼掌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 为防止地方监察官与地方势力勾结,还特别规定了监司出巡和失察受罚制度。 (六)元 中央的最高监察机关与中央总管行政和军事的机构并立。 如元世祖忽必烈将掌管全国行政的中书省,掌管全国军权的枢密院以及掌管监察的御史台三个机构的关系,比喻为: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手和右手的。 (七)明清 都察院,虽有左右都御史掌院,但各道监察御史的活动则直接受皇帝节制,不受都御史统辖,同时扩大并加强了监察御史的活动范围及权力。 天下新定,百姓财力困乏,犹如刚会飞的鸟,刚栽上的树,万不可拔羽毛,动树根。只有廉吏才能严格约束自己,爱护百姓。贪吏则必然肥己害民,请你们引以为戒。 ——朱元璋 四鼓咚咚起着衣, 午门朝见当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钱宰 监察机关及监察官的地位 (一)秦朝 作为最高监察官的御史大夫与主管行政的丞相和主管军事的太尉一起,并称为“三公”,共同辅佐皇帝治理国家,议决大政。 作为一般监察官的御史,也倍受皇帝信任。 常驻地方的监察御史地位也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为“守、尉、监”。 (二)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特诏”管监察的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总揽政务的尚书令,在朝会时“皆专席而坐”,自此,这三名官员被朝野上下号为“三独坐”。 (三)唐朝 总管全国监察的御史台,也与掌行政的尚书、中书和门下等省并立,地位很高。 (四)元明清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明确指出:“国家立三府,中书总政务,都督总军旅,御史掌纠察,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细胞的构造与功能.ppt
- 4动物的行为.ppt
- 4物质变化的粒子观点.ppt
- 4第04章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ppt
- 4谓词演算的性质.ppt
- 61自由放任的美国-萧山三中.ppt
- 5家国内上银行回顾.doc
- 5静力学应用实例.doc
- 4基因克隆的载体系统.ppt
- 4动物行为.ppt
- 某县纪委监委开展“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汇报22.docx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66.docx
- 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docx
- XX县委领导班子年度述职述廉报告3.docx
- 某县纪委关于校园餐问题整治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docx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22.docx
- 某县税务局党委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docx
- 某县委书记在县委常委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docx
- 某县纪委校园餐问题整治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docx
- 某区委副书记、区长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