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像花儿一样致大山里的孤儿.DOC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幸福像花儿一样致大山里的孤儿.DOC

幸福像花儿一样——致大山里的“孤儿” 安丘市幸福里社区服务中心 李国英 前言: 对年仅10岁的青少年来说,幸福本该像花儿一般,而像服务对象一样的大山里的孩子,童年或许本来就带有几分孤单。大山深处,父母多为离家务工。对服务对象而言,童年更加孤苦,父亲离世,母亲离家,爷爷年迈,奶奶智力障碍……这个大山深处的“孤儿”,没有孤儿的基本待遇,却如孤儿一样没有基本的家庭照顾,他们没有资格申请孤儿救助,也没有更好的照顾帮扶渠道……本次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为例,分享一个关于大山里“孤儿”的个案服务,力求引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一、 案例背景 姓名:服务对象 性别:男 年龄:10岁 接案原因:服务对象父亲一年前离世,母亲早已离家,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经济困难,近期表现出闷闷不乐,孤僻自卑的状态,并辍学。因经济困难及服务对象个人问题,其爷爷非常着急,主动向慈善求助,由慈善转介机构专职社会工作者开展个案服务。 1、家庭背景 服务对象居住在安丘市某村,普通农民家庭,虽不富裕但较幸福,然而服务对象九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因精神失常走失,与腿脚残疾的70岁爷爷和智障的奶奶相依为命。 2、身体与情绪状态 服务对象身体偏瘦,出现轻微营养不良状况,但总体健康;受父亲去世、母亲走失的刺激,整天闷闷不乐,孤僻自卑,情绪压抑。由本来阳光开朗的少年转为如今出现偏差行为少年。 3、经济状况 现由爷爷奶奶照顾,缺乏基本的收入来源,生活贫困,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学习。 4、家庭结构、关系与社会支持网络 父亲母亲相继离开,原生家庭结构剩下了服务对象和年迈的爷爷及智障的奶奶相依为命,缺乏足够的家庭支持。 二、问题预估分析 1、案主面临的问题 (1)家庭结构不完整、支持系统缺乏、沟通技巧不足; (2)家庭经济困难问题; (3)认为自己被抛弃、压抑、自卑等不合理信念及情绪问题; (4)出现厌学、逃学、与社会偏差群体接触等行为偏差。 2、原因分析 以个人/家庭系生态统图对案主问题进行分析: 从服务对象的的家庭系统看,其家庭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第一,家庭系统不完整,各成员之间缺乏足够的支持。家庭成员中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因为龄的差距、沟通技巧的不足,家庭成员间沟通不足;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第二,家庭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缺乏良性的交叉和互动。案主周围存在亲戚、邻里、村委、慈善总会等7个系统,但有,4条是虚线,2条单向沟通,这表明服务对象与其环境系统间存在非常弱的关系。亲戚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状况,退避三舍;服务对象自身学习及辍学问题,不受学校重视;邻里间互动频率低;村委与服务对象家庭呈现单向求助的状态;只有与慈善总会的关系相对紧密且具备基本的良性互动。而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案主无法正确对待家庭的突变、感觉上学没有希望,在不知怎样表达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卑、压抑,并用逃学等方式逃避问题。 3、针对家庭生态系统分析可利用或可挖掘利用的资源 (1)爷爷与案主关系紧密,且爷爷有基本的照顾案主的能力; (2)村委会的关注与支持,政府有对困难家庭、低保、五保、孤儿等扶持政策; (3)慈善总会的帮扶,可为案主及家庭连接社会资源进行帮扶。 (4)机构专职社会工作者的个案服务,对案主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理论支持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假设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人的生长和发展,认为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不成熟或者有缺陷的自我、超我功能等,强调人是有潜能的,目标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身潜能,促进自身健康成长。从此案主面临的问题分析,案主服务可以利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案主进行潜能开发、能力培养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与增能。 服务计划及具体实施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接触,建立专业工作关系,并一起制定个案服务目标及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协助案主申请社会救助、教育救助及社会资源的支持,改善服务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解决案主的后顾之忧; (2)改善案主的家庭网络,创造一个相对完整的家庭系统,引导学习正确的互动方式; (3)引导案主自主调整自卑心理,改变不想上学的想法,重新树立信心,积极应对困难,强化好好学习的信念; (4)丰富其家庭支持网络,积极发掘案主家庭亲人资源,为案主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促进案主健康快乐成长。 (二)介入过程 应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及方法,调动多种介入资源,改善案主生存环境;重构案主认知结构,促进案主行为改变。具体从以下四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建立专业关系,挖掘资源缓和困境,重构支持网络 1、目标 (1)建立信任关系,共同制定个案服务目标及计划,推动服务展开。 (2)连接社会救助资源,改善经济困境; (3)挖掘可利用的支持资源,重塑家庭、社会支持网

文档评论(0)

guoxiachuan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