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德州市2014届高三4月语文模拟考试
山东省德州市201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2014.4
??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幽僻/譬如??? 翘首/翘尾巴??? 伎俩/技高一筹
? B.缉私/稽查?? ?捭阖/柏油路??? 磕头/不落窠臼
? C.炮烙/贿赂??? 骁勇/刀削面??? 污秽/百喙莫辩
? D.案牍/渎职??? 胡诌/文绉绉??? 折本/损兵折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详??? 部署??? 亲和力??? 待价而估
? B.家具? ??迷宫? ??萤光屏??? 绿草如茵
? C.蜂拥??? 钓杆? ??三角洲??? 喜上眉梢
? D.坐落??? 请帖??? 挂倒挡??? 长年累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必须??? 为之。
? 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增加供给减少需求,才能??? 房价上涨。
? ③新疆交通运输厅表示,春节高速公路免费只让少部分有车人士受益,涉嫌福利歧视。这? 种说法??? 有些荒诞。
? A.勉励??? 遏制??? 不免??? B.勉力??? 遏止??? 不免
? C.勉力??? 遏制??? 未免??? D.勉励??? 遏止??? 未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钓鱼岛”在日本属敏感词汇,尽管各新闻网站都搜索不到以此为名的纪录片,但在各??? 大网络论坛上,《钓鱼岛真相》公映的消息还是不翼而飞。
? B.受就业形势等因素影响,2014年考研网上报名显得不瘟不火,并没有出现以往的网络??? 堵塞现象。
? C.马年春晚,歌手王铮亮自弹自唱《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朴实细腻,触动着观众的心,??? 真可谓曲尽其妙。
? D.从迷人的香格里拉到浪漫的丝绸之路,从彩云之南的大理到鱼米之乡的扬州……《神?? 秘中国》用“世界的语言”惟妙惟肖地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于马航MH370客机失联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许多人提出质疑:为何英国空难调查处能在未发现飞机残骸的情况下确定飞机坠毁?
? B.如何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将成为未来政务微博发展的关键。
? C.中国梦,首先是百姓的安居梦。房子,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不仅是向希望起航的港湾,更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
? D.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中心,政府加大投入,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节选)
郭? 莹
??? 贵和尚中,是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
??? “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们虽然具有哲学上的意味,但立足点仍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
???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民间广为流传的“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等俗谚,以及流播千古的“将相和”“兄弟和”“姑嫂和”等历史美谈,便反映出以和谐为取向的社会心态趋势。中国人的贵和取向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宗法型社会,乡土社会稳定的生活秩序,聚族而居的血缘亲情,以及在落后条件下对互助协作的寻求,正是“和为贵”处世观念的现实基点。
??? 中国古人所推崇的“中”,既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态度与方法,又是一种做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儒家又把尚中与贵和联系在一起,《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关联,“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和”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
??? 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的“执中”,应用于为人处世,则表现为凡事讲求适中,毋过亦毋不及,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正如中国传统处世箴言所说“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这些代表性言论,充分表现了传统处世之道中的中庸精神。正是因为具有“在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