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依据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PDF
一、办理依据
1.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令第577 号)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
综合协调机构,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
害救助工作。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民政部门负
责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分配、管理并监督使用情况。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调拨、分配、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物
资。
2. 《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省政府令第260 号)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的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本级减灾救灾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3.《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自然灾
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的通知》(财社〔2015〕561 号):五、
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灾害类型、灾情大小和资金分担
政策,研究提出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并根据规定报送省政府
审批。省政府批准分配方案后,省财政厅会同省民政厅对受
灾地区下达补助资金。
二、承办机构
市民政局社救科
三、服务对象
受灾群众
四、服务条件
市域范围内遭遇自然灾害
五、服务流程
1、根据灾情,由市民政局会商市财政局,拟出资金分
配意见;
2、报市政府审批资金分配意见;
3、会同市财政局下发资金。
六、服务时限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七、收费依据及标准
免费
八、咨询方式
马鞍山市民政局社救科0555—8368826
2.开展捐赠活动服务指南
(主动服务类)
一、办理依据
《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35 号)第八条:国
务院民政部门可以根据灾情组织开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
或者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按照部署组织实施。
二、承办机构
市民政局社救科
三、服务对象
受灾群众
四、服务条件
市域范围内遭遇自然灾害
五、服务流程
1、市民政局根据灾情情况,请示市政府决定是否向社
会开展救灾捐赠活动。
2、市政府同意开展救灾捐赠后,通过网络、电视、报
纸等媒体手段向社会进行宣传,号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个人等进行救灾捐赠。
3、市民政局接收捐赠款物并根据捐赠人要求开具发票
或收条(捐赠人也可通过市民政局联系到灾区,直接将款物
送到灾区政府或发放到灾民手中)。
4、所有款物优先按捐赠人意图使用,捐赠人无意见的,
由市民政局党组研究决定发往需要的灾区(捐赠的资金直接
拨款或购买物资,捐赠的物资直接下拨)。
5、定期向社会公布接收捐赠的款物和使用情况。
六、服务时限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七、收费依据及标准
免费
八、咨询方式
马鞍山市民政局社救科
0555—8368826
3.救灾捐赠、募捐活动及款物分配、
使用情况公布服务指南
(主动服务类)
一、办理依据
《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35 号)第三十二条:
救灾捐赠、募捐活动及款物分配、使用情况由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民政部门统一向社会公布,一般每年不少于两次。集中
捐赠和募捐活动一般应在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向社会公布
信息。
二、承办机构
市民政局社救科
三、服务对象
个人、法人、社会组织
四、服务条件
市民政局开展救灾捐赠、募捐活动
五、服务流程
1、按照谁接收、谁公开的原则,各捐赠接收机构通过
有效方式,(由接收机构或部门公布网址)及时公布本机构
接收和使用救灾捐赠款物的有关情况。
2、告知捐赠人捐赠信息查询平台地址,并保证信息长
期可查询。
六、服务时限
集中捐赠和募捐活动一般应在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向
社会公布信息,其余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