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双孢菇深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杏鲍菇双孢菇深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年产3200吨杏鲍菇、双孢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 (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单位名称: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所有制形式:私有 3、法人代表:李 4、注册资金:2000万元 (三)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1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4、《湖南省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中,制定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食用菌是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之外的第三类食物——菌类食物,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生产原料是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副产品是有机肥料、畜禽饲料和沼气原料,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优化布局、量质并举、生态高效、扩大外销依托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加工水平,提升产业素质,强化行业管理,促进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要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题研究,专门部署,根据全省区域布局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并将其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中,制定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我国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但真正成为独立的优势产业,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形成的,经过近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对23个省(区、市)统计,20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万吨,总产值达900多亿元、出口创汇14.2亿美元,食用菌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以上,?较?年?增?长%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一)地区位置及区域范围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正中部,是湖南省的几何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2′—112°2′,北纬27°7′—28°2′,下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和市经济开发区,全市东西宽160公里,南北长102公里,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人口412万人。娄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主要的战略腹地和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东邻湘潭、长沙、南傍衡阳,北接益阳,西南与邵阳北连洛湛铁路、沪昆铁路在北交汇,和207、320国道、上瑞高速及建设中的二广高速组成贯穿东西南北的公路交通网络,使娄底成为我国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娄底市经济发展迅速,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娄底工业从小到大,由弱转强,形成了以冶金、建材、能源、化工、机械为骨干的工业支柱产业,涌现出了涟钢、金竹山电厂、锡矿山闪星锑业、金信化工等骨干企业。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为569.79亿元,增长12.9%,增速比2008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0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90.01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7.74亿元,增长11.5%。全市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4.2:38.8:37调整为16.2:50.9:32.9,其中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0.9和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竞相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4492元,增长12.3%。 娄底市农业建设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扶持下,产业化进程加快,呈现出基地建设规模化、区域经济特色化、龙头企业集群化、产品质量标准化、产品销售市场化等显著特点。 (三)自然资源状况 1、气候资源 娄底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冬季少严寒,夏季多酷热,秋季晴朗温暖,春末夏初多雨成涝,盛夏初秋少雨多旱,年平均日照时间1538小时,?东部多于西部。无霜期268天。 气温:年平均气温16.9℃,年极端高温39.6℃,年极端低温-9.5℃。 风速、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年平均速度1.5-2.0m/秒,多年最大风速为16.2m/秒。 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400毫米,一日间最大降水量147.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7月。 雪: 雪压为0.35KN/m2,历年最大积雪深度为15cm。 水文:

文档评论(0)

baibailiuli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