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先生历险记测试.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有先生历险记测试

乌有先生历险记 测试题 1.请写出古文中 “你或您”的三种表达 如:公 2.请写出古文中“一会儿,不久”的五种表达 如:须臾 3.请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所通的字 (1)翼日,先生复要公饮 (2)是倍义尔 (7)又然艾灸之 (3)先生卒惊 (8)于电光下孰视之 (4)先生冯驴伏 (9)被发诎颈 (5)先生趣而前 (10)不索直而去 (6)心之幻景耳 4.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例:此寺,吾之所遇鬼也。判断句 惟读书是务 2.老朽何功之有? 何惧为? 4.朝廷数授以官 5.是非疾也,困于酒耳。 6.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 5. 解释下列红色字词 1.延邻医脉之 2.苟能活之,何爱此身 3.洞烛殿堂 4.公素善先生 5.以延友人之命 6.俄见寺门大辟 7.毁誉不存乎心 8.晦 9.余岂好货贾哉 10.知长者居山之阴 未几 旋 俄 已而 斯须 少顷 寻 无何 须臾 乌有先生历险记 一、 1.公,您,敬称;仆,谦称,我。 2.卿,爱称,你。吾,我。 3.愚,谦词,我。 4.女,通汝,你。 5.大王,敬称,古时称诸侯,后来也称占山为王的首领。 6.孤,古代君王专用的谦称,这里是山大王的自称。 7.尔,你。 8.小人,谦称,我,多用于平民对官吏、下属对上司的自称。 9.君,您,敬称。 10.吾辈,我等,我们。 之,他,指子虚长者。 11.予,我。 12.子,您,对男子的敬称。 13.若,你。 14.老朽,老人自己的谦称。 15.余,我。 二、1.亡,通无。 2.已,通矣。 3.说,通悦。 4.畜,通蓄。 5.盖,通盍。 6.翼,通翌;要,通邀。 7.以,通已。 8.莫,通暮。 9.倍,通背;尔,通耳。 10.属,通嘱。 11.信,通伸;窥,通跬。 12.辟,通避;内,通纳。 13.县,通悬;被,通披;诎,通屈。 14.卒,通猝;还,通旋。 15.与,通欤。 16.孰,通熟。 17.所,通诉。 18.冯,通凭。 19.罢,通疲。 20.蚤,通早。 21.阙,通缺。 22.陈,通阵。 23.案,通按。 24.颠,通巅。 25.裁,通才;见,通现。26.趣,通趋。 27.不,通否 28.涂,通途;乡,通向。 29.景,通影;受,通授。30.知,通智。 31.陇,通垄。 32.反,通返。 33.然,通燃。 34.直,通值。 三、 1.齿,名词用如动词,并列。 2.目,名词用如动词,看待。 3.善,形容词用如动词,交好,与交好。 4.脉,名词用如动词,诊脉,摸脉。 5.生,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使……生,救活。 6.肉,名词用如动词,长上肉。 7.然,形容词用如意动词,认为对。 8.活,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 9.策,名词用如动词,鞭打。 10.烛,名词用如动词,照。 11.血,名词用如动词,血染。 12.履,名词用如动词,踩。 13.衣、冠、袜,均为名词用如动词,衣,穿;冠,戴帽子;袜,穿袜子。 14.白,形容词用如动词,禀告,陈说。 15.食,读sì,供给……吃,使……吃。 16.死,为动用法,为(之而)死。 17.世,名词作状语;业,名词用如动词。 四、 1.虽然:即使这样,尽管如此。 2.孰若:哪里比得上,哪如。 3.无虑:二字连用表示估计、约略,意思是“大约”、“大概”。 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表承上启下的意思。 5.孰与:等于“与……比,哪一个更……”。 6.所以:这里表示“(导致)……的原因”。 五、 1.七十有三:文言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加“有”字,“有”通“又”。惟读书是务:就是只务读书。这是“惟……是”式的宾语前置,这种形式不仅强调了宾语,而且表示了它的单一性、排他性。 2.未之见:是“未见之”的倒装。有“未”“不”“莫”“弗”等否定词的否定句,动词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面。宾语前置 3.何惧为:“何……为”是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式,“为”在句末表示反问(或疑问),相当于“吗”“呢”,已成为语气词。 4.不亦惑乎:“不亦……乎”,文言惯用句式,表示反问,但语气较委婉,相当于“不是……吗?” 5.吾之所遇鬼也:意即“吾遇鬼之所也”。“所遇鬼”,名词性“所字结构”前面加定语“吾”。 6.何功之有:即“有何功”。“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宾语“何”借助词“之”提到动词“有”之前,表反问。宾语前置。 7.“何以……为”,也是表反问的文言惯用句式。“何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