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地理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时期地理学

隋唐时期的地理学 一、地志 隋朝统治时间短,地理著作不多。由于“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故隋代有《诸郡物产土俗记》131 卷,《区宇图志》129 卷,《诸州图经集》100 卷。其余记注甚众”①。   大业六年(610),隋炀帝命臣下编纂的《区宇图志》,卷首有图,“叙山川则卷首有山水图,叙郡国则卷首有郭邑图,叙城隍则卷首有公馆图”②。这是一部大型全国图志,今已失传。   裴矩的《西域图记》也已失传,在《隋书·裴矩传》中存有此书的序。   由序文知道,裴矩于大业初在张掖掌管互市,从书传及向西域商人采访中,搜集到我国新疆及中亚、西亚各国的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等资料,“依其本国服饰仪形,王及庶人,各显容止,即丹青模写,为《西域图记》”。又“别造地图,穷其要害”。书中不仅有地图,而且有彩色人物服饰图像。序文还记载了自敦煌通中亚诸国直至地中海的三条交通要道,可补史籍缺佚。   唐代由于政治、经济强盛,统治时间长,地理著作的数量比隋朝显著增多。从《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中知道唐代曾有五十多州修有图经,这些图经已亡佚。现存图经仅有《沙州图经》和《西州图经》。   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中,有《地理志》和《外国列传》,是隋唐重要地理文献。如《隋书·外国列传》记载了高丽、真腊等二十四个国家的面积、城市、文化、风俗、物产、气候、交通等。《新唐书·地理志》的内容比《旧唐书·地理志》丰富,所记矿物产地、水利设施尤其详细。书后附载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记述当时中国与四邻的几条交通要道,是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   唐代著名的地志有《括地志》、《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元和郡县图志》、《两京新记》、《吴地记》、《云南志》、《岭表录异》、《桂林风土记》等。   《括地志》是贞观年间魏王李泰命臣僚纂修的,以《贞观十三年大簿》划分的政区为纲,全面叙述十道、三百六十个州(包括四十一个都督府)、一千五百五十七个县的建置沿革,山岳形胜,河流沟渠,风俗物产,往古遗迹和人物故实。它是盛唐时期的疆域志,唐宋人又称其为“贞观地志”①。《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是贾耽《海内华夷图》的文字说明,以详于考证古今地理为特点。后来贾耽又把它简缩为《贞元十道录》4 卷,但都失传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贞元十道录》残本,成为现存总地志中最早的写本②。   ① 《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   ② 《太平御览》卷六○二引《隋大业拾遗》。   ① 贺次君:《括地志辑校前言》,中华书局1980 年版。   ② 陈正祥:《中国地图学史》第19 页注(35),香港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和历史地理。   《元和郡县志》是李吉甫撰写的,原有42 卷,宋以后缺8 卷。内容相当丰富,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即疆域政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唐代记载云南地理的书不下六种,其中以《云南志》最好,也只有它幸存。作者樊绰在写《云南志》时,由于有亲身经历和调查材料,又有《云南记》、《云南行记》作参考,所以所记云南境内的交通途程、重要山川湖泊、城邑、各民族的经济生活、生产技术、风俗习惯、物产、南诏的历史、军事组织、四邻各国的地理都很详细,是保存至今唯一一部记载云南地理最早最详细和最有参考价值的著作①。   《两京新记》是韦述撰写的城市地理著作,原书5 卷,现仅存1 卷。它是按方位依次记载长安、洛阳两个城市中设于各里坊的政府机构、文化单位、寺庙建筑及其历史,很有特色。   ① 赵吕甫:《云南志校释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二、地图 唐代最有名的地图学家是贾耽,他继承裴秀“制图六体”的法则,于贞元十七年(801)撰成《海内华夷图》。具体做法是:“谨令工人画《海内华夷图》一轴,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其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今古殊文,执习简易。”②他创造了用红、黑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新方法,以此区别古今地名,一目了然。原图已佚,但他的方法却为后世所沿用。   贾耽晚年还完成了《地图》10 卷,已失传。   唐代除了贾耽的地图外,还有许多地图。以《十道图》来说,就有三种:(1)长安四年(704)《十道图》13 卷; (2)开元三年(715)《十道图》10 卷;(3)李吉甫的《十道图》10 卷①。李吉甫的图有文字说明。“首载州县总数,文武官员数,俸科”②。这些《十道图》是在各州府造送的地图基础上编绘的。最初唐朝政府规定,“凡地图委州府三年一造,与板籍偕上省。其外夷每有番客到京,委鸿胪讯其人本国山川风土,为图以奏焉。”③建中元年(780)以后,改为每五年造送一次。“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即不在五年之限”④。   唐代由于漕运发展,出现了漕运图。元和八年(813)王播进《供陈许琵琶沟年三运图》。长庆二年(822)王播又进《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