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用水和健康
饮用水与健康;第 一 节 ;水是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物质
水参与体内物质代谢
饮用水水质不良对健康影响;第 二 节;内容大纲
一、介水传染病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三、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响
四、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的关系
五、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一、介水传染病 water borne infections disease ;病因
1.水源受污染后,未经净化消毒或净化消毒
不彻底,直接供居民饮用。
2.处理后的饮用水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流行特点
1.流行呈爆发型,多数病人多集中在同一潜
伏期内;
2.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
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3.多发生在农村分散式给水地区,饮生水者
发病多;;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略 ;三、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响 ;3.危害
急性中毒
主要表现主要为中枢神经 缺氧症状
和体征。临床上分为四期即前驱期、呼
吸困难期、惊厥期和麻痹期。
慢性中毒
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综合征、运动
肌的酸痛和运动障碍。;铬
1.污染来源
电镀、制革、颜料、冶金、机电化工制药
等生产中均有含铬废水和废渣排出。
2.作用机制
它可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造
成缺氧。还能抑制某些酶的活性,干扰体内氧
化、还原、水解过程。并可使蛋白变性、核酸
核蛋白沉淀。
3.危害
主要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
便口腔炎、胃肠道烧灼,并可半有头痛、头晕
呼吸急促口唇指甲青紫,严重者出现少尿或无
尿等症状。;四、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关系;五、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第 三 节;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方法
1.实验研究
①有害物质毒性研究有害物质稳定性研究;
②有害物质感官性状影响研;
③有害物质自净影响研究。
2.流行病学研究
①宏观上了解有害物质对人群健康影响程度;
②某些饮水有关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及健康
效应的动态观察。
3.快速计算法;二、生活用水量标准;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指定依据 1976年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985年再次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四组,35项。
1994年对其进行了再次修订,增订粪大
肠菌群和铝二项指标,修订大肠菌群一
项指标等。 ;第 四 节;内容大纲
一、水源选择的原则
二、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三、水质处理
四、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
五、给水的卫生防护 ;一、水源选择的原则;二、取水点和取水设备;地下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1. 取水点的位置
深层地下水 选用不透水层较厚的地;
浅层地下水 设在城镇工业企业污染远的上游
还要考虑技术上方便的地点
2. 取水设备
管井 适用于采取各地层的地下水;
大口井 适用于水深小于20米(地下水埋
藏较浅)含水层薄和不宜打管井
的地点 ;三、水质处理;3.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水温、水中颗粒的性质和含量
水的pH值与碱度、水中有机物和溶解性盐类含量
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混凝剂的投加方法;过滤
1.原理
筛除作用(机械隔滤作用)
接触混凝作用(吸附作用)
2.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
滤池的进水水质
滤层厚度和滤料粒径
滤速
滤池的类型
滤料的使用时间 ;饮用水的氯化消毒
常用的氯化消毒剂有液态漂氯、漂白粉,
漂白粉精,一氯胺和二氯胺。
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大于
-1者成为有效氯,具有杀菌作用 。
1. 氯化消毒原理
氯溶于水 氯及其氯化物水解生成次氯酸。
Cl2+H2O→HOCl+H++Cl-
氯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体积小,不带电荷电,容易通过
细胞壁,同时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
胞膜,使蛋白质、RNA、DNA等物质释放出来,
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
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2.影响氯化消毒的因素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氯量=需氯量+余氯,
需氯量 杀灭细菌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氯量
游离性余氯 HOCl和OCl-与水接触30分钟后
有0.3-0.5mg/L余氯。
化合性余氯 NH2Cl和NHCl2,要求与水接触
1-2小时后,有1-2mg/L余氯。
水的pH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