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反馈电路的应用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gative feedback circuit
第3期(总第166期) 山西电力 No.3(Ser.166)
2011年6月 SHANXIEI点CTRICPOWER Jun.2011
负反馈电路的应用
韩晓英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通过对各类负反馈电路的分析,总结了各种负反馈的判断和作用,同时,提出了对负反馈
电路的新方法,使反馈放大电路的应用更具有实用性,也更加明确了负反馈电路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反馈;负反馈
中图分类号:TN72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320一(2011)03—0041—03
0 引言 电流并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
在模拟电子技术中,负反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2反馈极性的判断
位。而对负反馈的判断和作用传统的方法是根据反
馈的定义和短路法进行判断,但传统的方法应用起 判断电路引入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采
来容易混淆。 用瞬时极性法。这种方法是:假定将反馈信号与放
大器输人端的连接断开,然后假想在放大器输入端
1 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
加入一瞬时极性电压,然后经过基本放大器的反馈
1.1反馈的定义 网络导出反馈电压的瞬时极性或反馈电流的瞬时方
反馈就是把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 向,并判断反馈信号加到输入端之后,放大器的净
一部分或全部用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 输入信号是增加还是削弱,若使净输入信号增强为
信号(电压或电流)相叠加,从而改变放大器性能 正反馈,反之,则为负反馈。
的一种方法。这种电压和电流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回 例1:试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图1所示电路的反馈
送到输入端的过程叫做反馈。 极性。
1.2负反馈以及负反馈的类型 解:在图la所示电路中,先断开反馈支路,给
如果反馈信号削弱了原有输入信号,使放大器 反相输入端加“①”瞬时信号,集成运放放大后输
的放大倍数减小,称为负反馈。在实际应用中,负 出端为“e”信号,经反馈电阻R引回到反相输入
反馈的电路形式多种多样,其特点各异。在输出 端为“e”,与原反相输入端加的“o”信号相反,
端,根据负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或电流,可 使净输入信号削弱,为负反馈。
分为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同样在输入端, 在图lb所示电路中,假若给同相输入端加
根据反馈电路与放大器输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又
“O”信号,运放输出端为“①”信号,经反馈引
可分为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综合考虑反馈
回同相输入端为“①”,与原同相输入端加的“①”
电路与输入及输出回路的连接方式,负反馈的类型
信号相同,使净输入信号加强,为正反馈。
可归纳为: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
在图1c所示电路中,假若给VTl基极加“o”
信号,则其集电极是“e”,VrI2基极是“e”,经
收稿日期:2011-03—20,修回日期:2011-04—13 过极间反馈元件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电网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探讨 probing into condition maintain of rely protection for fujian electric power grid.pdf
- 福建电网实时发电调度评估 evaluation for real-time dispatch of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for fujian power grid.pdf
- 福建电网失步断面的仿真与预测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for interface of out-of-step of fujian power grid.pdf
- 福建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现.pdf
- 福建电网实时调度系统效益分析 analysis for benefit of real time dispatching system for fujian power grid.pdf
- 福建电网与广东电网联网效益的研究 study for benefit of association of fujian electric network and guangdong electric network.pdf
- 福建电网调度操作模式优化的实践和建议 practice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e of dispatching modes of fujian electric power network.pdf
- 福建电网稳定性变化趋势分析 analysis on stability trend of fujian electric power grid.pdf
- 福建电网近期短路电流及其控制措施 short-circuit current in the near future of fujian grid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pdf
- 福建电网实测负荷模型对仿真计算的影响 influence of actual-measurement load model on simulation calculation in fujian electric power grid.pdf
- 负荷方差特性和配电线路中电能损耗关系研究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of load vari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ic distribution line energy loss.pdf
- 负荷非线性变结构特性及其建模研究 nonlinear and variabl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load and its modeling.pdf
- 负荷分类管理在电网分析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load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in power grid analysis.pdf
- 负荷管理节能效益量化研究 quantification of energy-savling benefit for load management.pdf
- 负荷管理系统的防雷技术措施 prevention of lightning faults on load management system.pdf
- 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定位及技术取向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orientation of power load management system.pdf
- 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拓展经验浅谈 function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load management system.pdf
- 负荷管理系统双回路比较法在反窃电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ouble circuit comparison method of load management system to anti electric larceny.pdf
- 负荷观测器在抑制轧钢扰动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load observer control disturbance of rolling.pdf
- 负荷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研究 the software design of load management system.pdf
最近下载
- 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图集规范-K103-1~2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及选用与安装(2007年合订本).pdf VIP
- 《咏雪》教学课件PPT.ppt VIP
- 2025年地基基础注浆加固施工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常用汉字3500字描字临字练字字帖pdf可打印文件.pdf VIP
- GJBZ 102A-2012 软件可靠性标准.pdf VIP
-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81501--磷酸.pdf VIP
-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pdf VIP
- AIA NAS NAS1801-2012 国外国际标准规范.pdf VIP
- 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镜用的无水除尘装置.pdf VIP
- 新能源汽车构造 教案全套 项目1--7 新能源汽车基本构造认知---底盘系统认知.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