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动物界的生物-loxa教育网.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动物界的生物-loxa教育网

4-6 動物界的生物 重點1 無脊椎動物 1.常見的無脊椎動物之比較: 種 類 體型 對稱 各  類  動  物  門  特  徵 刺絲胞 動物門 輻射 (1) 個體為囊狀,內為一個空腔,身體對外只有一個開口,皆為肉食。大多分布於海中,例如:珊瑚、水母、海葵。少數生長在淡水,例如:水螅。 (2) 口的周圍具有觸手,其上布滿內含刺絲胞的毒性細胞,可毒殺或麻醉獵物。 軟 體 動物門 兩側 (1) 本門動物身體柔軟,多數具有殼保護。 (2) 大多生活在海中,例如:文蛤、烏賊;少數生活於陸地或淡水中,例如:蝸牛、陸生蛞蝓等。 環 節 動物門 兩側 (1) 本門動物的身體柔軟細長而分節,每節的外形都很相似。 (2) 有些種類體表具有剛毛可協助爬行,例如:蚯蚓及水蛭。 節 肢 動物門 兩側 (1) 節肢動物的體表具有堅硬的外骨骼,身體具有分節現象,是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動物。 (2) 昆蟲大多具有3對步足及2對翅,但蚊、蠅只有1對翅,而跳蚤則無翅。 (3) 蜘蛛具有4對步足;蝦、蟹則具有5對步足。 棘 皮 動物門 兩側 輻射 (1) 體表有棘,體內具有獨特的水管系統,其末端伸出體外形成管足,可用以移動、攝食及氣體交換。 (2) 常見的棘皮動物如海星、海膽和海參等,皆生活在海中。 課外補充 軟體動物門多數具有殼保護,但章魚的殼已退化;烏賊殼很小,藏在背面皮膚下。 沙蠶分布於海洋及河口,水蛭分布於陸地及淡水,兩者都屬於環節動物門。 重點2 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 昆蟲是陸地上最普遍的的肢動物,身體分頭、胸、腹三個部分,具有三對步足。其生活史分為完全變態及不完全變態兩種: 1.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蟲,如:蚊子、蝴蝶、蜜蜂、蒼蠅、蛾。 2.不完全變態:卵→幼蟲→成蟲(不經過『蛹』期),如:蟋蟀、蟑螂、蝗蟲、蜻蜓、蜉蝣。 重點3 脊椎動物:為脊索動物門中常見的生物,其分類如下: 特 徵 呼吸構造 受精方式 受精卵 的發育 體溫恆定 魚 類 有鰭、鱗片,常見的有軟骨魚(例如鯊魚、魟等)及硬骨魚(例如鰈魚、海馬等)二大類 鰓 多數為體外受精,少數體內受精 多數卵生,少數卵胎生 外溫動物 兩生類 體表的皮膚薄而溼潤,無法有效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如:蠑螈(有尾)、青蛙及蟾蜍(無尾) 幼體:鰓 成體:肺 多數為體外受精,少數體內受精 多為卵生 外溫動物 爬蟲類 具有鱗片或骨板,可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如:龜、蜥蜴、壁虎、蛇、鱷魚 肺 體內受精 多為卵生 外溫動物 鳥 類 前肢特化為翼,有羽毛,骨骼中空、堅實而質輕,視力銳利,如:雞、鴨、鷹 肺、 氣囊 體內受精 卵生 內溫動物 哺乳類 體表有毛髮,母體具有乳腺,如:人、狗、猴 肺 體內受精 多為胎生,少數為卵生(針鼴、鴨嘴獸) 內溫動物 課外補充 哺乳類的生殖方式可分為三類: 演化上最原始的種類是卵生,牠們將卵產出後,於體外孵化出幼兒;這一類動物目前只存鴨嘴獸和針鼴。 第二類是有袋類,牠們的胎盤發育不良,因此胎兒早產,但可進一步在母體腹部的育兒袋內吸食乳汁繼續成長,例如無尾熊和袋鼠。 第三類是胎盤類,牠們的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成熟才產出,大多數哺乳類均屬這一類。 5-1族群、群集、生態系 重點1生態系 自然界中的『生物』,和其賴以生活的『環境』共同組成了『生態系』。 生態系包含下列兩部分: 項目 各   類   因   子   特   性 生物 因子 包括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各種形形色色的生物,例如: (1) 具有葉綠體,能行光合作用的藻類和植物,形態多變的動物。 (2) 無所不在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 非 生物 因子 (1) 包括陽光、土壤、溫度、溼度和含氧量以及生物生存所需之各種物質,如:氧氣、水。 (2) 非生物因子可能會影響生物的生存:   黑暗洞穴中的藻類及植物,會因為缺少製造養分所需的陽光而無法生存。   魚類等水生動物需靠溶於水中的氧氣而得以呼吸。 課外補充 候鳥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夏天的時候這些鳥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繁殖,冬天的時候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些鳥類由繁殖地往南遷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時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 重點2族群 族群:由同一時間,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的同種生物個體所組成的群體。 研究生物族群的問題時,除了估算族群大小外,需進一步考慮時間和空間因素,以了解其變動的情形。 族群大小的變動情形: (1) (出生+遷入)個體數 > (死亡+遷出)個體數→族群增大。 (2) (出生+遷入)個體數 = (死亡+遷出)個體數→族群平衡。 (3) (出生+遷入)個體數 < (死亡+遷出)個體數→族群減小。 負荷量:是指一個區域內所能供養之單一族群的最大個體數量,當族群數量超過這個基準時,族群內的個體數會降低;當減至基準線下時,個體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