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

*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儒学产生 初步发展 春秋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面临挑战,三教合一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魏晋南北朝—隋唐 理学产生,儒学复兴 第三课 宋明理学 ①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理学适应了宋朝统治者稳定社会秩序、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②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高度繁荣,重文轻武。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着儒学的发展。 ③魏晋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同时儒、佛、道逐渐融合,理学是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 ④宋代的“重文”国策,学术氛围活跃。 受佛、道哲学的影响,唐宋时期儒家学者不断丰富、更新儒学体系,发展成宋明理学。 宋朝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东汉时得到统治者支持(汉明帝建白马寺) 主张“神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这辈子忍受苦难,下辈子就进入极乐世界。 ⑵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尊老子为教主。 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希望成为神仙。 ⑶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盛行的原因: ①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寻求精神寄托 ②宗教本身的欺骗性和与麻痹性 ③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 一、三教合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佛、道教传播,儒学面临挑战 2.表现: 魏晋南北朝:儒佛道三教互相影响并发展 隋 朝: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唐 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泰山名胜—红门宫 佛教的传播兴起: A、产生:前六世纪、印度、释迦牟尼 主要教义---------前三世纪合法地位 B、外传 东南----缅甸、东南亚各国 东北----中亚各国、中、朝、日 C、在中国的状况 西汉末年传入--------西域僧人东来宣讲 东汉明帝 派人去西域求佛法,用白马驮经书东归-------白马寺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白马寺(河南洛阳)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 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 宋明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什么是“理学”? 理学是两宋时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从而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①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理学适应了宋朝统治者稳定社会秩序、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②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高度繁荣,重文轻武。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着儒学的发展。 ③魏晋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同时儒、佛、道逐渐融合,理学是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 ④宋代的“重文”国策,学术氛围活跃。 受佛、道哲学的影响,唐宋时期儒家学者不断丰富、更新儒学体系,发展成宋明理学。 宋朝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程颢 (1032-1085) 程颐 (1033-1107) 思想主张: 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核心思想)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认识论: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2.二程理学 3.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1130—1200) 南宋儒家学者,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朱张会讲 3.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 ——《朱子文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