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4-13课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4-13课教案

柳永词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及作者; 2.鉴赏这两首词中的精美语句;(重点) 3.理解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词作的艺术特色,品味其意境美。(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宋代词坛上有一多情之人——柳永,在歌楼舞馆的出入厮磨中,唱响了一曲抒写恋人离别之苦的千古绝唱《雨霖铃》; 宋代词坛上有一位风流才子——柳永,用一篇《望海潮》把杭州打造成北宋王朝品牌的国际大都市,竟引发了金主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 今天我们来品赏柳永的《望海潮》《雨霖铃》两首词。 二、资料助读 1、走进作者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也称他为“柳屯田”。因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途坎坷,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 柳永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柳词如江南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所以北宋有“豪苏腻柳”之称。 他的词作具有广泛深刻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伎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柳永创作慢词独多,有《乐章集》传世。 2、文体知识 词,是诗歌的一种,产生于隋唐,当时“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并吸引文人参与创作。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词“合乐可歌”,故又称“近体乐府”“曲子词”;因词句子往往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 因此,我们称写词为填词;词往往分段,我们又称之为“阕”或“片”。 3、背景介绍 《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 无奈之下,柳永就写下了《望海潮》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相见。 《雨霖铃》: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三、整体感知 1、名家朗诵 跟随名家的朗读,走进苏词,体悟苏轼旷达的情怀。 2、读准字音 参差( ) 堤沙( ) 珠玑( ) 罗绮( ) 千骑( ) 凝噎( ) 暮霭( ) 骤雨( ) 3、学生试读 自由朗读,全班齐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情感) 4、理解《望海潮》诗歌大意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第二课时 《望海潮》 一、温故知新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片:写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2、上阕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钱塘”的繁华? 总括钱塘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都市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钱塘江壮丽: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井面貌: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3、下阕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钱塘”的繁华? 湖山之美: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民众悠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官员清闲: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歌颂政绩: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4、词中的“钱塘”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