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复习1.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辞格复习1

从成语诗词楹联 学修辞 张纯枝 成语诗词楹联中的修辞 高考九大修辞—— 三比两问、夸借对反 三比:比喻、比拟、排比 两问:设问、反问 夸借:夸张、借代 对反:对偶、反复 一、比喻 1、涵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 2、类别及特点: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成语中的比喻 守口如瓶 行同狗彘 危如累卵 虚怀若谷 刀山火海 切肤之痛 成竹在胸 人面兽心 丧家之犬 望眼欲穿 全国一盘棋 一寸光阴一寸金 诗词中的比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 楹联中的比喻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明喻) 铜盆冻冰金镶玉;荷叶洒雨翠叠珠(暗喻) 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借喻) 其他 1、通感是特殊的比喻 2、有“像”的句子不都是比喻。如 (1)他长得像爸爸。 (2)像雷锋、王杰啊。 二、比拟 1、涵义: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2、类别及其特点: (1)拟人:以无生物拟人;以有生物拟人。 (2)拟物:以人拟物;以物拟人。 3、作用: 生动活泼、意蕴丰富 成语中的比拟 兔死狐悲 狐假虎威 鼠目寸光 鼠窃狗盗 闭月羞花 龙争虎斗 翩若惊鸿 百花争艳 卧虎藏龙 龙争虎斗 黔驴技穷 鸦雀无声 草木皆兵 鸟语花香 诗词中的比拟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李清照《如梦令》)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楹联中的比拟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月秋 三、排比 1、涵义和特点: 三个或以上结构相同(似)、意义相关(近)、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组合。 2、类别:成分排比;句子排比。 3、作用:加强语势,加重感情,强调内容。 成语中的排比 魑魅魍魉 琴棋书画 吹拉弹唱 抑扬顿挫 油盐酱醋 鸟兽虫鱼 诗词中的排比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另有设问、博喻)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锤,在汉苏武节。(文天祥《正气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楹联中的排比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我辈良师(挽鲁迅)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去观来,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四、设问 1、涵义: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 2、类别:有明确回答的;(诗词)有不回答的。 3、特点:无疑而问,有问有答。 4、作用:引人注意,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成语中的设问 既生瑜,何生亮? 诗词中的设问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楹联中的设问 听鸟说甚?问花笑谁?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益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五、反问 1、涵义: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2、类别: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3、特点:有问无答,答案在问句中。 4、作用:强化语气。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