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台湾:虚拟实境交错的集体记忆.PDFVIP

湿地台湾:虚拟实境交错的集体记忆.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地台湾:虚拟实境交错的集体记忆

湿地台湾:虚拟实境交错的集体记忆 方伟达1 (台湾中华大学休闲游憩规划与管理学系) [摘 要]: 台湾地名的起源传说来自台南“ 大湾” (一称台员),在历史上系为林泽所覆 盖的岛屿。该岛历经早期原住民、汉人移民、加上西班牙人、荷兰人、郑氏、清朝、日本及 国民政府400 余年的统治,呈现占领者更迭的错综复杂性。在台湾史学中,除了考古遗迹和 约 400 年的信史记载较为可靠以外,台湾的历史呈现“M-型态”的分布,意思是中古时代的 台湾史缺乏可徵信的文字记载,而且史料极为缺乏。本文采用口述历史,以民族学视角中的 秩序、公平公正和社会发展,谈民族虚拟记忆、传说及探讨台湾历史;并且深入研究人民对 洪水的集体恐惧与记忆。 [关键词]: 集体记忆 M-型态历史 湿地台湾 1生态博士、台湾中华大学休闲游憩规划与管理学系助理教授,社团法人台湾湿地学会秘书长。 通讯地址:台北市兴安街63号5 楼之 3 方偉達, 2009. 濕地台灣:虛擬實境交錯的集體記憶 , 人類文明中的秩序,公平公正與社會 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社, pp.294-pp.308. 294 引 言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 ),是法国涂尔干学派的社会学家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 ,1877-1945)所创的名词,他的法文著作《论集体记忆》在 2002 年由上海人民 出版社出版,对我们认识他的研究历史的方法学上,起了一种新的认识和了解。什么是集体 记忆呢?简单来说,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是分开来说的。集体记忆是在一个群体里头,或是 在现代社会中,人群所享有、传递,然后一起建立不断复制的过程。有了集体记忆,才可能 有个体记忆的全面复活。在哈布瓦赫的观念中,记忆需要来自集体回忆的过程,才能持续不 断地滋养。这种过程,是由社会和道德的支柱来维持的(哈布瓦赫,2002 )。然而,它的源 头是复杂的;意思是说,集体记忆不是仅仅靠传统的文字书写来传递,针对没有办法进行考 古或是根据可靠信史来交代的说法,薛芬和吉沃斯认为可以靠集体记忆的口述历史,来交待 过去(Schieffelin and Gewertz, 1985)。薛芬和吉沃斯认为,“在过去,历史考古学指的是运 用文献或考古上的材料建构一个民族史。对历史学家和许多人类学家来说,传统上人类历史 学指的是替没有文字书写历史的民族重建历史,我们觉得这种观念,即使不能说不对,我们 觉得也不适当。人类历史学最根本的是要考虑到当地人自己对事物构成的看法,以及他们从 文化建构过去的方式。” 本文希望通过探讨台湾现有的族群和集体记忆间的关系,从生态环境面向来讨论地方 (place )与集体记忆的关系,并且分析台湾各民族族群针对地方洪水(flood )及湿地景观 (wetland landscape )集体的记忆。论文主要分成三个部份,首先是有关“考古”和“集体记忆” 间的关系;第二部份探讨“ 口述传说”和“集体记忆” 的关系,研究集体记忆与地方、民族起源 及民族移动的关系;最后是企图填补“考古”和“信史”之间的空缺,进入到不同族群对台湾的 意象,在没有官方历史下,如何从集体记忆中,建构湿地台湾的历史。这是一种从虚拟中, 获得学术研究上的挑战,因为没有这些虚拟的民族历史建构,我们无从得知真实的实境(real reality )。 集体记忆的文献探讨 哈布瓦赫用集体记忆的观念,来说明在家庭、宗教团体、及民族等不同的群体,“过去” 是怎么被记忆的。他和佛洛伊德的想法是不同的,摆脱当时欧洲倾向于个人心理学的解释, 却以为要了解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对过去的记忆,不能不考虑记忆的社会文本脉络(social context )。也就是说,在没有文字记录的社会中,哈布瓦赫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探讨, 探讨如何以文化层面,来建构记忆的过程整体。卡内腾指出以文字记录为主的记忆,和以实 践为主的记忆是不同的,他提醒研究者去注意在没有文字的社会中,通过观察非文字的媒介 来达成集体记忆的研究(Connerton, 1989 )。这些媒介可藉由如口述历史,并且拍摄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