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一般肥皂或消毒剂洗手
正確洗手 蘇麗櫻 感控護理師 99年3月17日 國際洗手日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2005年10月13日訂為「國際洗手日」。 在此之前WHO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以肥皂和適當的洗手方法,養成洗手的習慣,可以減少兒童罹患腹瀉等病癥高達53%。 WHO估計每年全世界有1800萬兒童死亡,當中90%是五歲以下的幼童,若平日可養成洗手的良好習慣,至少可以拯救達一半數目的兒童。 前 言 在許多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強調洗手是預防院內感染最簡單、最經濟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於1985年發佈的感染管制指引中,就將洗手歸屬於第一類強力建議層次的管制措施,即意謂著已經有過很好的臨床實驗證明,正確洗手能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 皮膚的上細菌 一般人類皮膚上之菌落數分成: 固有性菌落: 常存在皮膚裂縫深層和毛囊內,大部份是無害,很少造成感染,但不易去除,在抵抗力差或免疫系統嚴重不好時,則可致病如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icrococcus 、Dipheroids 、 Propionibacter等。 暫時性菌落: 主要為格蘭氏陰性菌及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E.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 ) 具有致病性,爲院內交互感染的主要之ㄧ。90% 以上可由洗手方式消除,易被各種洗手消毒劑殺死。 洗手目的 清除手上的致病菌 減少疾病傳播 預防感染 洗手的重要性 文獻證實 大多文獻皆指出醫護人員的手,是散播微生物的重要傳染媒介,許多院內感染發生群突發或大流行事件,都是和未好好洗手有關。 歷經2003年SARS之衝擊後,大家也都體認到感染控制之重要性。 臨床醫護人員洗手的遵從性卻低於50%。 近年來有關探討洗手之文章中,主要造成洗手遵重性低之因素有: 醫師和護佐、男性工作者、加護單位工作者、高工作量太忙沒時間、戴手套、皮膚刺激性、洗手設備不足等等所致。 洗手的重要性-續 用一般肥皂或消毒劑洗手,沾濕整個雙手僅需1分鐘的時間。 手部搓揉15秒可減少手上細菌約0.6-1.1 log10菌落數。 手部搓揉30秒可減少手上細菌約1.8至2.8 log 10菌落數。 手部搓揉1分鐘可減少手上細菌約2.7-3.0log10菌落數。 然而用酒精性乾式洗手劑洗手,只需15-30秒時間,按一至兩下噴頭就有3-5mL ,就可殺死手上的微生物。 一般乾式洗手液使用乙醇、異丙醇、正丙醇。 一般酒精濃度60%-95% ,在30秒內可殺死手上細菌約3.4 to 5.8 log 10菌落數。 濃度大於95%其作用反而變差,因無水分讓蛋白質變性;有機物的存在也會降低酒精之殺菌力約0.2-0.7 log 10菌落數。 酒精對病毒之抗菌效果,比任何形式的洗手方式強100倍,於SARS其間又再一次證實酒精有良好的殺病毒能力。 洗手的時機 執行無菌技術前、後 接觸分泌物或排泄物及其用品後 接觸病患傷口後 發食物、藥物及注射前 進出隔離病房、接觸不同病患間 曾以手挖鼻孔後 飯前、便後及上下班前 洗手的時機-續 吃藥之前 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後 做完掃除工作之後;接觸錢幣之後 接觸別人之後 在室外玩耍沾染了髒東西之後 戶外運動、作業、購物之後 抱孩子之前 接觸過傳染物品,更要經過消毒反復洗 消毒性洗手的時機 執行侵入性治療措施前、後。 照顧抵抗力低之病人或新生兒前。 接觸無論是手術或創傷傷口前後及相關侵入性技術前後。 接觸黏膜、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後。 接觸可能被致命性或傳染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之後,包括尿液測量器或分泌物收集裝置。 照顧具傳染性或有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之病人(PDR-AB)後。 接觸兩病人之間。 洗手前(醫師) 洗手前(護理人員) 洗手後 各類洗手劑去污比較 減少微生物量比較: ㄧ般肥皂 消毒劑、刷手劑 消毒性搓揉劑 (85%) (90%) (95%) 洗手種類 一般洗手〈social handwash〉:個人 衛生-潔劑、水 消毒洗手〈hygieni handwash or hand rub〉:醫療措施- 消毒劑、水 外科洗手〈surgical hand scrub〉:手術前- 消毒劑、水 步驟: a.除去手上飾物。 b. 以肥皂水抹在雙手。 c.用力摩擦搓洗雙手,注意大拇指、指尖、指 縫等處。 d.流動的水沖淨後以乾燥擦手紙擦乾。 二、消毒性洗手(hygenic handwashing) 步驟: a.除去手上飾物。 b.將消毒劑約3-5c.c.抹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