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薛福成主持交涉了签订了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对于.docVIP

19世纪末薛福成主持交涉了签订了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对于.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世纪末薛福成主持交涉了签订了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对于

薛福成与滇缅边界谈判再研究 朱昭华 (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1) 摘要:1894年薛福成与英国谈判、签署的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是其作为驻英公使期间所办的一件要事,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条约中所规定的界务条款的评价,褒贬不一。近年来,史学界对于薛福成签订此条约的评价虽逐渐趋于公允与中肯,但在某些问题上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中缅边界谈判的背景入手,主要围绕薛福成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论,以期对中英双方达成的这个边界条约及薛福成本人做出更加全面、公正的评价与理解。 关键词:薛福成 滇缅 界务 19世纪末驻英公使薛福成与英交涉,主持签订了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对于此条约中有关的商务条款的评价,大多比较中肯,争论往往集中在边界条款问题上,对其褒贬不一,分歧较大。薛福成在条约签订后,自认为在界务谈判上是成功的,因为它不仅索回了铁壁关、天马关,收回了车里(即江洪)、孟连土司全权,更重要的是划得野人山地一块,使界内土地更有外障,对于云南边界来说,是“西南两面均有展拓”。后来沈林一在给《出使日记续刻》作跋时写到:“薛公筹议滇缅分界,既得科干等地,并收回车里,孟连两土司全权。盖自中西交涉界案起,奉命之臣能不蹙地者已鲜,现能拓地千数百里之广,捍卫边圉,此非忠诚智力浃服远人,不能折冲樽俎如是也。” 钟叔河在《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的序言中,也认为薛福成此次签订的边界条款,“在清季数十年外交史上,和曾纪泽赴俄谈判收回伊犁先后比美”。与此恰好相反,解放前,研究中缅界务问题的专著《中英滇缅疆界问题》《中缅界务问题》、等均认为薛福成的交涉完全失败,丧失许多领土。2000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缅关系史》也认为“清朝政府屈服于侵略者的压力,通过此条约,使英国得到了通过武装侵略得不到的东西。”另外,丁凤麟在《薛福成评传》中专辟一节对此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评价相对中肯,虽然他对薛福成在谈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与睿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一些不该由薛福成承担的历史责任给予了澄清,但是总的说来,还是认为此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许多土地。虽然上述研究对条约的丧地,对薛福成展地之说作出了一定的研究与分析,但在某些问题上,如薛福成作为当时杰出的外交人才,何以认为此条约使我国边界得到了扩展,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这样才能对此条约的签订及薛福成本人作出更为准确的评判与理解。本文拟就此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与论述。 一 薛福成签订的这个条约是1886年在北京签订的《中英会议缅甸条约》的延续,是英国侵占上缅甸以后,中英两国关于缅甸问题进一步商讨、谈判的结果。 中缅两国互为邻邦,早在汉、唐之际便有了比较密切的联系。明朝初期在云南边疆设立了十个宣慰使司,其中就包括“缅甸军民宣慰使司”。这些土司势力大抵彼此相当,皆隶属中国。但到明朝中叶以后,缅甸逐渐强大,开始向其它土司地扩张,“明初所设立之三宣六慰诸土司,大抵皆服属之。”向其输纳贡赋。对于云南边内土司,缅甸东吁王朝也不断进行骚扰。为了抵御缅甸的进攻,云南巡抚陈用宾在云南边境设立了铜壁关、万仞关、神护关、巨石关、铁壁关、虎踞关、天马关、汉龙关等八关。虽然当时的这八关是“以控制关外诸土司,防缅内侵,非所以为滇缅之界也。”但明王朝随着自身势力的衰微,对关外土司的控制实际上越来越松弛。一些土司慑于缅甸的压力,纷纷依附缅甸,或对中国、缅甸首鼠两端,处于一种半独立状态。清兵入主中原后,满清政府忙于巩固自身的统治,在西南边疆只守明万历年间所筑的防御工事——八关,对云南边外土司仍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因此边境土司的状态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与东吁王朝,也多年未有官方往来。直至乾隆十五年东吁王朝才首次正式遣使来华,纳贡求封,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接待。1752年,东吁王朝被雍籍牙王朝(1752——1885)取而代之,由于其势力不断向云南边界伸展,干涉云南边境土司的内部事务,引发了乾隆年间的中缅战争(1765——1769)。战争期间,清政府一度恢复了对孟拱、木邦、孟艮、整迈等土司的统治,但是随着征缅战事结束,缅甸备表入贡,清王朝对这些土司地旋又不加过问。“置三司于不问,任缅处置,犹得曰,缅已世世臣服,恭顺无二,养拱诸地虽属缅仍属于我然”。清政府的这种观念,在他能够维持其藩属体系的条件下,还出现不了多大问题,但在西方国家频频入侵,清王朝的属国皆被列强吞并后,就难免会造成边界领土的纠纷,并使清政府在与西方国家的谈判时处处陷入被动。 19世纪80年代,英国与法国在东南亚地区展开竞争。法国于占领越南后,更积极向云南、广西伸展势力,法缅关系也日臻密切,在与英国的竞争中,法国处于明显优势,英国工商界为保障在缅甸的利益及滇缅通道,纷纷呼吁,要求迅速吞并上缅甸。同时,英政府为避免法俄两边夹击给印度造成的威胁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